112年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共同培力系列活動「USR x 美感 x 媒體素養」
由教育部指導規劃「112年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共同培力系列活動 『USR x 美感 x 媒體素養』」,邀請您保留10/20的時間,一起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圖書館聆聽,共度美好的知識饗宴。
2023 美感教育課程與教學總成果展「生活中的每一課-美感進行式:扎根、跨域、創新」10 月 C-LAB 登場
從幼兒園(K)到大專院校(12)的生師在教學現場所投入發展的創新課程。展現將感知力帶入生活,由現象與環境導向觸發,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當代公民」的素養。
|專題文章|黃美甄|國立臺灣師大附中藝術生活科教師,協助進行開發「多元選修」線上課程。
|專題文章|許懷之|國立臺東專科學校教師。景觀人,很喜歡動手創作生活物件,適手性及實用機能一直是首要考量。
|專題文章|陳潔婷|臺南市立永仁高級中學美術科專任教師,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專題文章|高嘉宏|藝術教育與版畫創作專長,具備美術至設計領域八張中等學校教師證, 作品受國內外美術館典藏。
|人物專訪|對談-林雪倩╳張銘修╳張燕琪╳廖定詳╳凌天|文字整理-魏郁心
|專題文章|許涵宣|臺北市立天母國小美術老師,畢業於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舞台設計組。
|專題文章|蘇郁涵|現任新北市立石碇高級中學美術教師。
|專題文章|簡鴻瑩|臺北市立石牌國中視覺藝術教師,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研究所,專長視覺藝術和商業設計。
|專題文章|官意千|嘉義市立玉山國民中學,任教國文課、閱讀課,亦教語文資優班,榮獲教育部110年閱讀推手獎。
|專題文章|余旻諺|花蓮縣立忠孝國民小學學務主任,擔任花蓮縣藝術輔導團輔導員。
|專題文章|凌天|臺中人,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協同主持人,現職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
|專題文章|張意佳|臺東縣立新生國民中學視覺藝術教師、曾任臺東縣國教輔導團藝術學習領域輔導員
|專題文章|魏士超|臺南市美感跨校社群國中召集人、臺南市立大灣高中(國中部)視覺藝術教師、臺南市藝術輔導團員。
|專題文章|賴玉萍|苗栗縣立興華高中美術專任教師、苗栗縣美感教育跨校社群召集人。
|專題文章|陳育淳|臺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教師、教育部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群藝術學習領域常務委員
陳育祥|教育部高中課程美術學科中心執行秘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
|專題文章|黃琬雯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專任助理教授,WonderfulWorks Lab主持人,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
|專題文章|殷寶寧|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協同主持人,現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