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凌天老師穿淡藍色碎花長袖襯衫個人照

 

凌天臺中人,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專長為建築設計與數位工具教學,興趣在都市空間觀察、數位空間文化與當代媒體呈現。其設計與創作曾於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國家歌劇院、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空總)等地展出。


2019 年開始的新一期計畫,將美感課程的推廣實施,往下推動到小學階段。全國小學數量是國高中總計的兩倍有餘,較難以種子教師招募培訓的方式達到有效規模;而國小課程的內容,配合學童在觀察認知的成長階段,也還不適宜直接使用六種構面的分析思考方式。於是,我們調整方針,從培養種子老師的既有方式,轉為開發小學體驗課程,建立母語般自然浸潤的整合美感經驗,再逐步推動, 與全國各地的學校教師分享。

 

老師在講解時學童專心的注視作品

視覺觀察的美感詮釋:「自拍拼圖」課程

最早的第一步嘗試,是我自己的「自拍拼圖」課程。這原本是東海建築大一的小練習,讓同學從校園內外環境尋找常見的物件或空間元素取材,將系列影像填入矩陣之中:除了影像與構圖的技 術之外,也促使大家觀察吸收環境訊息,呈現個人詮釋表現。為了轉與低齡的學童溝通,我們找到「拼圖」的類比,讓當代的拼貼 (collage) 概念,有著童玩的熟悉感,也帶來遊戲化 (gami cation) 的操作動機。

於是,2020 的年初,我們到了臺東市的兩所國小,開始實驗教學與推廣。從「你看,這是什麼?」 的提問開始,引導同學觀察蒐集周遭環境的視覺元素:除了辨識物件名稱外,能否看到內容之外的表現,找到顏色、線條、圖像等主題,來想像自己的拼圖內容。

緊接著,我們發下一人一部的平板電腦,走進校園角落或都市環境,讓學童細心觀察,找到拼圖線索,利用鏡頭捕捉環境中的元素。回到教室後,大家操作影像拼貼工具,用自己拍攝的素材, 製作成多張主題拼貼,雲端上傳而投影展示,與同學們分享。

數位工具與共享軟體的發展,讓影像排版的門檻大幅降低:學童在直覺操作自拍影像來拼圖的同時,不知不覺也經歷視覺辨識、操作詮釋、以及敘事表達的過程。 這堂課讓教學從教室內延伸到校園外,再擴展到數位平臺之上,能觀察蒐集地方的現況素材,對 空間全貌有更深入的認識、歸納 與整理,同時對於日常生活、環境地景、藝術設計等文化表現, 產生敏銳的感知經驗。

更多「自拍拼圖」課程案例

男學生在用ipad做組圖的自拍拼圖課程練習

學生們在自拍拼圖課程的作品陳列

  • 「自拍拼圖」課程:引導學童操作 PhotoGrid 軟體,將自己拍攝蒐集的圖像素材,進行設計與拼貼,製作成一張主題性的作品(攝影—余奕賢)

 

日常環境的數學規則:「自然參數」課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何震寰老師開發的「自然參數」, 是我們計畫推動的第二組美感體驗課程,同樣有日常觀察、數位操作、創作詮釋的三階段過程。

首先,我們看到校園中的植物,觀 察葉片、花朵、葉脈、分枝等的 排列秩序,以拍照、繪圖、拓印 等方式紀錄,是自然科學的觀察, 也是幾何邏輯的規則呈現。接著進入 Rhino 3D + Grasshopper 數位模型與視覺化程式介面,利用預先建立的簡單程序,操作基礎的多邊形、角錐、球體等等基本幾何,讓學童們看到自然之後的數學秩序:利用簡單的算術程序, 也能衍生豐富的有機形體。最後,軟體操作的結果,能與事前觀察採集的植物紀錄做對比,也可延伸使用雷射切割、3D 列印等等技術,將參數幾何的呈現實體成型, 體驗數位環境中的虛實生產。

典型的認識環境課程,常常開始於辨識,教導各處所見的物件名稱,但感知也往往停留在此。在 「自然參數」課程,我們引導學生看到名稱後的下一層意義:不只是知道這是哪一種植物,也能閱讀到有機生長的幾何構成與內在秩序。這些觀察的濾鏡,帶來辨識之外的美感認知,方能進一 步轉為衍生操作的出發。

更多「自然參數」課程案例

游麲老師帶著學生使用建模軟體rhino做數位模型

學生利用手做的模型,嘗試在電腦建出類似的模型。

  • 「自然參數」課程 : 觀察環境中的植物,尋找背後的構成邏輯與幾何秩序,再以軟體操作探索衍生可能

 

觀察的眼加上感受的手:「質感採集」課程

「質感採集」課程,由景觀與建築背景、跨足教育與設計實務的蘇弘老師開發,與前兩組課程視覺觀察的出發點不同,而強調手的感受與身體性的操作。同樣是三階段的課程,在課堂講解之後,師生們離開教室,所帶的不是手機電腦,而是複寫拓印的工具:張大眼睛尋找環境中不同質感紋理之後,得要以身體皮膚去辨識感受,彷彿替視覺經驗加上觸覺的記憶。田野的拓印是一種全身投入的過程,學童們蹲坐或倚靠著地板牆面,得用上不小的力氣,將粗糙的質感壓印到紙張之上,留下深刻的操作印象。 產生複寫的痕跡之後,與原本材質的模樣對照起來,常常又是有趣的發現。

拓印的結果,除了是材料本身的原樣再現之外,有沒有其他操作的機會?我們帶著學童複寫的質感圖像回到教室,利用數位工具拍攝、去背、剪裁與套色,讓不同材料的質感能夠互相搭接,改變比例,甚至透明重疊。這些操作讓圖像離開原本質料的意義限制,從材料的質感轉變為視覺的紋理,而成為同學們拼貼構圖與詮釋敘事的創作素材。

這三組美感體驗課程,均從日常生活與周遭環境出發,同時培養學童的「觀察力」、「工具力」、 及「敘事力」。「觀察力」的提升讓孩童們平時便能帶著美感觀點,「工具力」的培養則利用普及的數位工具,建立不受限於教室的日常經驗。而之於「敘事力」,我們強調詮釋與說故事, 讓美感經驗能夠展示溝通,與同學共享、老師討論、也與身處的環境互動。

日常觀察、工具操作與詮釋敘事的總合,更能貼近「美感母語」的概念:每一組「國小美感體驗課程」,本身都是開放的框架,有著共通的學習目標,但每一次執行都有不同的學校環境,不同的觀察對象與師生組成,每位學童都會經歷到屬於自己的創作性經驗,將觀察感受融入生活日常, 成為直覺表達自我的方式。母語的學習,並不需要背好文法或單字才能使用,而是在不自覺的日常累積下,藉由不斷溝通的經驗累積,自然產生嫻熟使用能力。 美感也是如此:讓學童學習觀察, 重視感受,而自然累積出認知詮釋與操作溝通的經驗,逐漸建立語彙與文句,而能開始表達自己的審美與創作故事。

更多「質感採集」課程案例

質感採集課程中小男童裡用複寫紙複寫出木板的質感

  • 「質感採集」課程:透過觸摸複寫的動作,增進日常生活中的環境體驗,再轉為視覺構成的操作材料(攝影—陳上元)
  • 質感採集課程中學童採集到的質感圖樣與創作作品

    「質感採集」課程:拓印成果與數位拼貼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