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日誌 | 美感教育

life
熱門閱讀
|專題文章|曾成德|現任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主持人
|人物專訪|對談-林盛豐╳曾成德|文字整理-黃婕珉
|專題文章|劉惠媛|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共同主持人、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兼任副教授
|人物專訪|對談-嚴長壽╳曾成德╳張基義╳劉惠媛|文字整理-黃婕珉
|專題文章|林靜娟|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協同主持人。
10月展覽攻略

10月展覽攻略

一週陰雨綿綿,勾出眾多憂鬱的靈魂,趁著週末,給自己一場展覽的時間,觀察、沈澱。
新竹的文化名片

新竹的文化名片

從早期的煤油燈罩、電燈泡與日常器皿,到最新的高科技面板、人工骨骼等,玻璃不純粹作為工藝與工業原料,更擔起盛裝新竹文化的重要角色。
從整理開始的美好校園行動

從整理開始的美好校園行動

美感課程教育推廣計畫近期與水越設計合作,以「減法設計」為核心,讓學校的美能夠最舒適且具親和力的呈現在大家眼中。
美感的「旅」提案 _ 暮光山林

美感的「旅」提案 _ 暮光山林

行旅至此,將人散放於山林,是遠足的開心野餐。位於北埔老街附近的麻布山林,不是純自然的山區,而是經過整理的園林。
集貨漫遊的有感生活

集貨漫遊的有感生活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種物件,小至一把美工刀,大至一棟建築物,都是由許多不同材質、功能的部件所組成的整體,這些部件本身,以及各個部件之間的組合方式,都是構造討論的範圍。
旅行的重要

旅行的重要

隨著季節更迭,五感溫度轉換。職人使用當地的土、當地的釉料、當地的技巧,依循不同的料理需要,製作器皿。
生活的合宜

生活的合宜

人類的文化是從器物開始,這也是文明社會跟野蠻人的差異。器物選品給人生活的份量,讓人感覺吃飯是重要的事情。
美感氛圍的整合

美感氛圍的整合

「你必須要有勇氣去面對選擇,然後實踐,並對事物充滿好奇,不能總告訴孩子大人的判斷,而不太容許犯錯。」
公眾的美好

公眾的美好

美感是培養出來的,但它不似一株草、一棵樹,可以衡量它有多高。
來自太平洋風的美感實踐

來自太平洋風的美感實踐

跟著部落耆老學習製作生活器物的方式,以及日常起居裡習以為常的使用,你會看見工藝是當地生活的方式,也是文化的凝結。
公眾的記憶

公眾的記憶

身處老台北的巷弄中,典型台灣1950~60年代出現的「步登公寓」,經由郭旭原與黃惠美建築師的巧思改裝,成為一間新生的飯店富藝旅Folio Hotel。
雙手的溫度

雙手的溫度

總是以短暫的保固期看待用品的現代,與過去一生一世的謹慎期待,來自於一種生活態度,也讓工藝能傳承至今。
  • 1
  •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