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黃琬雯教師個人照

 

黃琬雯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專任助理教授,WonderfulWorks Lab主持人,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
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
我催牠,我唬牠,我責備牠,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彿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
我拉牠,我扯牠,我甚至想踢牠,
蝸牛受了傷,牠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去抓蝸牛!”
好吧!鬆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
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吹來,原來夜裡的風這麼溫柔。
慢著!
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以前怎麼沒有這些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莫非是我弄錯了!
原來上帝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 張文亮 教授〈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台大河馬教授張文亮老師的詩〈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常被引用來探討教育的本質、探索自然與發現美感的初衷。詩中提及「自然、時間、速度和改變」如同這五年來參與美感教育計畫,與老師們一起共學成長,所經歷與啟發的。

一直在建築專業領域中學習,但科普類的書籍卻深深吸引我,因爲透過科學家的觀點,可以發現另一種觀看世界的角度與表述方式。在東京留學期間,大量接觸以日本文化和美學為底蘊而發展的藝術、工藝和設計產業,對於美感已經內化到生活的一部分,並與科學和科技結合的這件事情,有一股強大的衝擊於心。返台後任教於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學生特質、跨域學習與強調社區參與的教學環境,擴展了我對藝術與設計的視野,兩者看似不同的學科,卻交集於美感和空間的塑造,自然科學與人文美學有一片共通的草場。

 

兩位女同學利用透明片上面的比例圖捕捉大自然的幾何比例

 

  • 教師呂郁芬「閱讀筆記設計師」課程:學生透過比例尺小工具,重新體驗空間環境,並觀察自然生物的比例關係。

 

自然,是形式創造最好的導師

參與美感課程好似戴上一副新眼鏡,讓視覺和身體重新認識環境與生活的細微之處,並獲得不同以往的訊息和意義。感知美的存在,並且懂得欣賞,是上帝給予人的禮物,人也從上帝美好的創造中,學習創作美的事物。大自然的色彩、構成和質地,生物的型態、骨骼結構與動態機制,都是創作者觀察和模仿的對象,因而發展出多元且符合人體工學、美學比例的發明和創作。

 

時間,累積與衍生

美感的培養需要耐心的等待,即使是緩慢,經年累積下來也能看見成長與改變。在累積五年多達1500堂的美感課程當中,不單可見到每一位老師的創意,透過單一教案的結構與關鍵字,不同教案間的關聯性已構成一個複雜的網絡系統,很難單以構面來分類,期待未來不單是透過精選課程的專書,在線上資料庫教案一樣可以被查詢、學習和重新組合,並應用在美感相關課程的設計與開發上,而教案間的差異與關聯,也可被應用在教學研究之上。換言之,現有的教案不是終止形式,而是可以不斷被衍生變化的教案設計資料庫。

 

呂郁芬「微觀綠藝」課程中放在玻璃皿上的植物樣本

  • 教師呂郁芬「微觀綠藝」課程:微觀植物的型態、顏色、成長規則與變化,來啟發各種創作與發明。

元智藝設系畢業製作學生作品

  • 元智藝設系畢業製作學生作品|陳雅玲《器合》:六角形蜂巢結構應用在不同材質上(紙與不銹鋼),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設計應用(柔軟可變的型態與剛性結構)(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提供)

 

速度=(位移+方向)/時間

快速有效率,是現代社會所追求的,但我們剛好處在一個「享受慢,也使用快」的時代,不但喜歡手作的慢與獨一無二,也享受各種高科技工業製品的精準與便利。過往美術和設計課程訓練手的技巧與能力,但現在數位工具的進步與運用,費時充滿手感的手繪圖和手切模型變得彌足珍貴。要注意「速度」是空間中位移的距離除以時間,但速度是向量,還需要標上方向,也就是快慢不是重點,往目標方向邁進才是重要的。我們需要理解技術、工具都無法自己產出創新與創意,只有人的頭腦才能跳出框架,不斷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工具技術要被駕馭,而不是限制創意的發展

 

鏈結,帶來改變

課堂上收獲最多的,永遠是老師自己。這五年來透過審查,參與工作坊、講座、與成果發表會,認識眾多對美感教育抱持熱情與理想的老師,透過社群的連結與合作,跨出自己所屬的學校,勇於挑戰和嘗試各種媒材、場域、技術工具並實踐。更樂見的是透過美感計畫所形成的的鏈結與網絡,開始對老師自身,以及年輕世代產生影響,期待未來有更多老師加入,一起分享與共學,改變我們的學生,讓他們再去影響家人與朋友,使美感教育不但落實在學校,還能擴及到台灣每一個家庭與社區,進一步去改變整個世代。

 

老師們在工作坊中的參訪行程中聆聽解說並合影。

  • 參與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的老師們,每年透過工作坊、參訪行程、講座與研習課程,打開了視野,也建立分享與共學的鏈結。(李濟安、趙浩宇、劉柏成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