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殷寶寧教師穿著黑色毛線衣個人照

 

殷寶寧|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協同主持人,現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專長領域包含建築與文化研究、文化資產與博物館、性別研究等。


科技力決定國力,決定競爭力。科技實力競爭的人才需求,確切反映在國家教育體系人才培育的規劃與方向。最初,1980年代,美國提出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等學科間整合的綱領性建議。199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檢視美國大學十年來在這四個學門教育場域的發展,發表「形塑未來世界」報告,我們現在所熟知的「STEM」首次提出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數學)。在這個概念基礎上,美國教育體系提出的STEM計畫,向下延伸到從幼稚園開始到12年級(K-12)。影響所及,其他國家也紛紛提出科學教育的方案,並以此作為建構國家奠基於科技實力的競爭力。

到了2008年,有學者主張,應該在科技教育中加上藝術Art的概念,讓科學技術教育成為具人文關懷的全人教育。但一直到2015年後,「STEAM」概念才在教育界逐漸受到高度重視。從理念夠想到教育現場的落實,STEAM概念包含幾項重要的內涵:跨領域、動手做、生活應用、解決問題、五感學習,強調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等等。這些價值與台灣逐漸朝向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程綱要,在概念上是高度重合的。著眼於透過科技力的提升,輔以藝術人文教育,培養出適應新興科技社會的未來人才,建構整體競爭力,是這些教育方案的期許與目標。

「芬蘭」是個人口五百多萬的北歐國家。在聯合國公佈的《世界幸福感報告》中,從2018年到2021年,連續四年名列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這個幸福國度裡的教育體制同樣引發好奇與關注─為什麼課時最少、課後複習時間最短,假期最長,但學生的表現總是被各種評比列為整體表現全球第一,更是學生表現落差最小,最均衡的社會。從芬蘭教育體制出發,可以討論的事情很多,但延續前面提出STEAM的教育趨勢,在此想藉由芬蘭的建築教育來延伸一點討論。

早在1993年,芬蘭的國家藝術教育核心課程裡即已納入了「建築」這個主題。到1998年,芬蘭的建築政策裡提出,應該強調孩童建築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到了2006年,芬蘭的國家教育政策把建築納入小學的課程內容。為了支持教學現場,2004年,芬蘭政府開辦了「兒童建築教學顧問」(Children’s Architecture Education Consultant)的服務。

 

Arkki建築學校的結構課程學生作品

  • 芬蘭兒童與青少年建築學校的學生作品 (Arkk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for Children and Youth)

Arkk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for Children and Youth的海報

為什麼是「建築教育」?事實上,這樣安排是因為「建築」可以說是最能完整整合從自然科學、數學、生態環境、藝術、文化與歷史等各類學科,從日常生活中最細緻的觀察,到居住環境生活空間的體驗,啟發孩子們的觀察、認知、體驗、探索、創造等多元能力。從感受到認知,從日常生活中的體驗與情意感受來學習。

舉例來說,當透過建築教育提供一些相關的詞語字彙,這些字會本身就可以在延伸出更多的議題。包括:燈光與陰影、細節、顏色、形式、量體、承載量、物質、細節、尺寸、尺度、空間、空間邊界、機能、與周邊環境的關係。這些字眼以往可能是在建築專業經常使用的概念。然而,如何帶著孩子們來學習這些概念與知識?跟孩子們的日常生活關係又是什麼呢?在我們推動的美感教育裡,我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對我們日常生活周遭的建築與空間的認識能力,本身就是逐步深化與建立孩子們的美感學習力。

就以一棵校園裡的大樹為例子來觀察看看吧。孩子們站在樹下,是否可以感受到穿透樹葉之間的光線的變化?太陽太大了,躲在樹蔭下覺得舒適愉快,如果晚上太暗了,打個燈光後,是否會因為燈光提供多一點安全感?如果換了不同燈光顏色呢?換成藍色紅色的不同燈光,是否可以在樹下跟同學體驗不同的遊戲?這些是從燈光和陰影來觀察樹,也加上顏色的討論;那麼,樹是什麼顏色?樹幹的顏色?樹葉的顏色?樹葉的綠色只有一種?不同品種的綠色?不同季節的綠色?那像櫻花樹呢?櫻花跟樹葉共存的時刻如何呢?從「新綠」到「枯黃」是否可以再來討論一下文學作品裡,樹葉顏色隱喻著季節變化,以及人們心情改變感受的創作?

 

Arkk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for Children and Youth的學生作品

  • 芬蘭兒童與青少年建築學校的學生作品 (Arkk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for Children and Youth)

 

要如何描述一棵大樹的大小?幾個孩子們一個環抱樹身?孩子們跟大樹比身高?要如何測量一棵樹的重量?大樹上可以承載幾個孩子?樹跟周邊環境的關係是什麼?樹冠所籠罩的範圍,跟周圍空間是否有著什麼樣的邊界關係?什麼是「邊界」?形狀與形式呢?樹讓我們學習到什麼樣的形式?從一棵樹,我們可以學到什麼樣關於「物質」、「材質」的感受呢?如果樹木變成木材?變成木地板、變成家具,我們對於這些材料的感受是什麼?如果以家具給人的身體感受,那木製座椅跟沙發椅,我們對材質的感受又有什麼差別?為什麼?要做出一組柚木傢俱所需要的技術工法和結構特性,和柔軟布沙發操作與設想的技術當然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一整片美麗的森林,跟同等面積布沙發,給人有什麼不同的感受?為什麼?

在前面描述的故事場景裡,是否帶給您什麼樣的新想像呢?108課綱一直告訴我們,要培養孩子們帶著走的能力、能夠動手做、解決問題,具有跨領域跟他人溝通的能力,因爲這樣的孩子,才具有面對未來、充滿變局與挑戰的時代。人才是國家的根本,教育為我們開展通向未來的路。以美感教育的視角與認知出發,我們期許能夠從培養孩子們的環境感知能力,蓄積其探索與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轉化為終身對他人、對陌生未知的世界,都能帶著感受能量的美感學習能力。

 

兩位學生在課程中在校園裡用平板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