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高嘉宏教師穿藍色襯衫個人照

高嘉宏|藝術教育與版畫創作專長,具備美術至設計領域八張中等學校教師證, 作品受國內外美術館典藏,並於2021獲InSEA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Praxis 肯定。


新課綱的變革中,高中教育階段的美術課產生了多元的可能性與火花,其中部定選修的加深加廣課程-基本設計,開啟學生美感設計與生活運用的視野。

在課程規劃的部分,以AA-M-M( Aesthetic Aspects - Module / Move - Map /  Mapping )的模式進行美感課程設計。其中的AA為美感六大構面,透過概念理解、美感意識到造形設計的創造,逐步建立學生由基礎審美感知到進階設計運用的能力;接續M的部分,建構具流動性且模組化的美感教材,提供教學者基礎課程至專題任務時的有效教學運用,同時開啟跨領域整合的可能性;第二個M則是全盤檢視學生美感學習的路徑,建構教學者的美感課程地圖,達到有條理且脈絡清晰的美感學習歷程。

美感基礎課程中,強調情境化的學習設計,透過「日常生活案例」的練習活動,引起學習動機,經由「抽象思維練習」、「生活運用實踐」等步驟,進而理解抽象構面意涵,並實踐於生活。三大美感課程模組包含:「衣冠楚楚—比例、色彩構面(衣)」、「輕如鴻毛穩如山—構造、結構構面(住、行)」、「食在有藝思—質感、構成構面(食)」,囊括六大構面,彼此相互依承,期望學習者透過課程產生學習遷移之效,落實美感於生活展現,讓美感有感。

在基本設計課程中,則強調美感構面的深化運用,包含「設計思考」、「視覺識別系統」、「材料專題」與「新媒體運用」,將美感透過設計轉化,產出以人為本的創造實踐。其中設計思考採用Stanford University中d. school的The Wallet Project挑戰,使學習者練習同理與問題定義的設計核心,經由視覺識別系統的設計,產出概念化的美感圖像。接著透過版畫工坊、金屬工坊及陶藝工坊,將作品原型產出,結合新媒體的VR展出技術,作為測試發表,使未來對於藝術及設計領域有高度興趣的學習者,可以透過美感基礎的概念理解,到進階的設計實踐,有完整的美感學習體現。

以素養導向終身學習者實踐的核心中,學生與老師同樣身處持續學習增能的角色,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總計畫團隊的規劃下,相關的增能社群凝聚教師對於美感學習活動推動的熱情,在現今全球在地化的趨勢浪潮下,亦透過打破國際的線上美感增能,開啟多元文化美感的視野。期待在美感教與學的互惠歷程中,逐步茁壯島嶼上的美感能量。

 

學生在草地上野餐討論擺盤跟食材

  •  聯結美感設計與生活實踐

兩位女同學在英文學習單上寫下答案

  • 重視設計思考脈落,培養同理與問題解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