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對談-林盛豐╳曾成德
文字整理-黃婕珉

曾成德老師與林盛豐老師於美感教育辦公室對談紀錄

 

林盛豐|加州柏克萊大學建築博士,現職監察委員、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客座教授,曾任淡江大學建築系主任、宜蘭縣政顧問、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副執行長、政務委員。

曾成德 |畢業於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碩士,現任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主持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講座教授。


前言

曾經推動宜蘭再造、臺灣地貌改造運動、新校園運動、國土計畫法等豐富資歷的林盛豐委員,分享了在地方及中央所累積的珍貴經驗,以敏銳的洞見評論美感教育的來時路以及對於未來的期盼。

 

漢寶德的召喚與對於包浩斯核心價值的共識

曾成德(以下簡稱曾):漢寶德先生帶領我們試圖在藝術生活學科開創美感教育時,您擔任文化部全民美感教育小組的核心委員。我們因此因緣,能一同推行全民美感教育。當時您已經有推動城鄉新風貌、國土計畫法、景觀法等等的經驗,一定有試圖從這些經驗中銜接臺灣美感教育的想法。請教您當時參與推動全民美感教育時的期待。

林盛豐(以下簡稱林):我過去擔任宜蘭縣景觀顧問的時間很長,確實累積不少經驗。這些經驗成為後來我參與推動臺灣地貌改造運動、臺灣門戶計畫、新校園運動等等重大政策的養分。一直以來,我扮演的角色是代表政府,委託以及品管專業者進行公共工程的規劃設計。我的設計專業背景讓我成為建築師與公務機關之間的橋樑。時序約莫199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之際,我深刻感受到審美的能力只出現在少數的設計專業者之間。政府管控公共工程,追求的是低價、法律程序、效率,如期完成等等,但美感不在他們的詞彙裡面。

我擔任921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及政務委員期間,推動新校園運動、地貌改造運動時,終於開創了一個工作平臺,讓建築師可以發揮他們的專業核心價值。這二、三十年間,臺灣的設計專業,也與時俱進。最近我讀到香港專欄作家胡恩威所寫的「臺灣軟實力分析」一文,文中肯定了這些年來臺灣設計與創意專業水準的提昇,成為臺灣軟實力的一環,這是這20年來設計相關專業者共同努力的成果。但是,我個人還是認為美感教育,仍有待落實到臺灣的基礎教育現場。漢先生當年想推行的全民美感教育,有兩條路要走,一是從教育部的美術教育著手,另一是文化部對一般民眾與公務員的美感訓練。這是漢先生想了一輩子的事。我在推動新校園運動與臺灣地貌改造運動時,美感好像只有受過專業的建築師懂,整個社會普遍認為「我不是專業的、對美學沒有看法」。

漢先生曾講過「臺灣不是沒有美術教育,民國元年有國民教育時就有美術教育」,但是為什麼我們總覺得美術教育與美感教育目標不一致?美術教育落實到中小學的教育現場,只剩下課堂上的畫畫、美勞、書法。藝術素養到畫畫、美勞之間產生落差。漢寶德先生與我們的共同點在於以包浩斯為基礎的設計教育。身為包浩斯發源地的歐洲已將包浩斯的設計美學融入日常生活之中。Gropius把這個核心價值帶到美國以及亞洲地區的日本。日本傳統美學與包浩斯的價值能互相呼應,所以當他們學習包浩斯或是現代建築時沒有遇到很大的斷裂,而且日本傳統美學,還成為日本現代設計與建築專業的養分。

曾:明治維新150年,然後Bruno Taut,Frank Lloyd Wright,Mies van der Rohe到日本驚訝的發現包浩斯的美學與日本的美學可以相互對接。明治維新之後這個新舊的接軌非常奇妙,因為日本傳統職人與手工藝的核心價值與包浩斯的核心價值是一致的。

林:日本傳統美學非常重視構築(construction)的合理性與簡約性(less is more)。包浩斯的美學,尤其構造的美學,建立在一種極簡的理性,建立在真實材料的物質性之上。受到相同專業訓練的我們與漢先生一致希望能推動以包浩斯為基礎的設計美學。文建會希望一般國民能接觸好的都市設計、好的建築作品、好的藝術作品、好的景觀作品,透過接觸這些案例的機會,逐漸提升大家的美學素養。文建會時代,漢先生與其團隊製作了一套書,是從都市一直到物件、器物的角度去收集、闡釋許多案例,想要推動一個全民生活美學運動,而不是一種高不可及的傳統美術館美學。但漢先生最重視的,還是學校基礎教育的美學素養。非常幸運的是,教育部也決定配合,才有今天的成果。

 

•「美角!生活中的每一課 2.0」 成果展中展出漢寶德先生著作《談美感》

  • 「美角!生活中的每一課 2.0」 成果展:漢寶德先生著作《談美感》

德國徳紹的包浩斯教學大樓外立面樣貌

  • 德國德紹的包浩斯學院教學大樓 (Dessau-Roßlau Bauhausgebäude)

 

在臺灣如果沒有宗教信仰的話,你可以有兩個信仰,一個是「生態永續」,一個是「生活美感」

曾:您推動了宜蘭經驗、地貌改造、門戶計畫、新校園運動,翻轉了公部門忽視美學的偏差,提出了一種新的操作模式。這些都是範型的轉移。現代建築的基礎是需要美學基礎,以前最怕聽到別人說「美是見仁見智」,美當然有一定的標準可以討論,好壞是很容易可以理解的。您對中學或是小學美感教育的期待為何?

林:能在現有的體制下擠出一個空間來教設計與美學已是非常值得慶幸的事了,因為中學開始有學測的壓力。如何讓小孩子多出一個這樣的學習空間,甚至連在藝術與生活相關學科中找出一定的時數都很困難。經過多方討論,能在完整學期的十八週裡擠出六週,掙扎出教學的主題,而且把主題定在包浩斯的基礎,包括比例、色彩、質感、構成、結構、構造等六大構面,已經令人非常興奮了!我當時的企圖比你們現在達成的格局小很多。只希望學生能學會簡單的構圖邏輯,如何利用顏色、質感的原則,做出合理的平面設計等等。總而言之,先進國家普遍具備的基礎美學能力,盼望臺灣的孩子也能在國中時期學會。

我很感動你們已經把美感教育推行至一個更高的境界。光是《安妮新聞》報紙具備的超高水準,除了基本的六大構面能力之外,開始進入跨領域、多方位的創意、設計思考的層次。臺灣的智育學科一向維持很高的水準,但美感教育的缺席讓國人的生活素養缺乏美感的向度。從臺灣的街上觀察,雖然大部分的人還是具有一定的美感基礎,但這並不是透過教育得來的,而是從社會上商品文化汲取而來,是商品文化的副產品。我們還是需要在基礎教育上下工夫才是。

我常常說在臺灣如果沒有宗教信仰的話,你可以有兩個信仰,一個是「生態永續」,一個是「生活美感」。美感作為一個生活的哲學,包容度可以很寬廣,甚至可以讓我們整體國家競爭力提升。美感會讓我們的生活有一種愉悅感、安適感,對美會有如嬰兒本能一般的內在反應。你們在這方面的成績是卓越的,遠遠超出了我個人的期待。曾老師是一個善於鼓舞與啟發的指揮者,是多向度的領導者,已經將美感教育提升到設計思考與創意的層次了。

 

國家競爭力提昇的焦慮,代工文化的局限,美學經濟概念的出現

林:假使我們不從基礎教育把一些美感的素養及正確的價值建立起來的話,臺灣的產業發展不可能有續航力,競爭力也會下降。香港專家說臺灣的軟實力競爭力是夠的,但我知道我們的基礎仍然不足。我們整個社會被智育學科所綁架,甚至還是有不少人覺得美學沒有用。「美學無用論」是不理解美學的驚人力量。美感缺席這個癥結,源自以前臺灣社會的產業結構。臺灣過去是一個代工的產業型態。我們希望臺灣的產業能夠由代工提升至設計層次,但國家競爭力碰到天花板,代工的技術能力已達極致但設計能力不足。整個社會或是整個產業的競爭力會受限於美感在一般民間生長過程中滲透不足。即使每年有大量學生在大學、研究所接受專業的設計訓練,每個設計相關學系都掙扎在一學年之內,讓學生從對美感一無所知變成一個初階的設計入門者,其實基礎薄弱,效果不佳。美感教育需要從小開始,而且是快樂的開始。此事關乎我們國家競爭力。我們一定要脫離這樣的社會結構,一個缺乏美感的社會結構。

曾:2002年美國才開始講景觀與landscape urbanism,你那時候也開始推謥臺灣地貌改造運動。日月潭的向山活動中心,阿里山的車站、桃園第一航廈改造、基隆海洋廣場、逐一出現。有不可思議的銳利敏感度,能夠在一個地方或領域去引領新觀念,我想要了解這個直覺與洞見從何而來?以及如何在公務體系裡激發公務員的熱情?

林:我在宜蘭累積了數十年的經驗,我這輩子開過的會議的次數你大概無法想像。當年的宜蘭建築專業者很少,所以我被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實踐與練習的機會。經歷921重建之後,許多政府機關相信我是一個能在公部門與專業者之間扮演溝通角色的人。我專注一件事,就是要公務員「理解專業、尊重專業」。要公務員分辨什麼是好建築,在設計階段是很困難的事,一直到公共工程蓋出來以後才會豁然開朗。但假以時日,大家也逐漸能分辨建築的好壞。我面對的公務員在其他方面的能力都很強,但在當碰到美學就會說「我沒有專業訓練,所以我沒有意見」。我體會到非常關鍵的事是:不快強化基礎的美感教育,我們公務員就只能製造平庸的公共空間環境!

 

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俯瞰圖

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內部空間與水池

  • 向山遊客中心(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農村的遠見》看到他國的美感教育,反思亞洲文化圈的美感教育之路

曾:韓國、中國、新加坡、臺灣,在這個亞洲文化圈內,智育被放在美育之上,這是一種注重升學、注重智能科目的文化。我們一定要把「設計思考」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對設計美學的素養一起討論。我們做設計從頭到尾都在定義問題,然後試圖解決問題。所以我把解決問題、定義問題與發現問題的能力視為一個未來的人才所必須培養的能力。美感的分辨是一種價值觀的選擇,而這種價值觀的選擇需要判斷力。這種能力可以幫助他們在判斷事情上,包括智能科目的解答,或是關於生活中的優先事項,甚至是控制時間,都有所助益。所以我要把美感教育拓展成設計思考,這樣才有機會讓美感教育在亞洲文化圈中被接受。我們所推行的美感教育如果沒有跨過這個門檻,就很難讓家長認同美感教育的必要性。

林:我希望我們的國民,都能夠具備美感的基本概念。我到荷蘭去看還地於河的水利工程,他們的工程師說:「我們做這些工程,不是要做得獎作品,我們非常低調,我們的景觀工程要符合河川的語法,河流的語言,河流所呈現的狀態,景觀必須要去順應。我們尊重景觀設計師,我們尊重生態專家,我們傾聽他們的意見,我們謙虛的向他們學習。」荷蘭的水利工程師創造出非常美的河川景觀;而我們臺灣的水利工程文化,最主要的是水利法,防洪第一,防洪思考與景觀美學是斷裂的,在荷蘭我看到的不是因為工程師受到了美學專業訓練,而是美學已經滲透到他們的生活之中。這就是我對教育部推動美感教育最深的期待。

曾:我之所以想要推行STEAM ,是因為學生能夠學習到設計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在亞洲文化圈之中,智能與藝能可以被視為同一件事情。如果智能與藝能沒辦法結合,就沒辦法推動美感教育。當美術純粹成為一種技巧訓練時,就無法深化成為一種素養,所以智能與藝能需要合一,您認為美感與生態永續需要合一。這肯定是您下一步的盼望與期待,也許未來更需要的是把景觀的認知力與生態永續、生活美感做出深度的結合。

林:在我拍《農村的遠見》的公視紀錄片時,在德國訪問一位在當地生活的臺灣媽媽,她清楚的描述小孩在德國受的教育,歷史裡有地理,地理裡有生活,生活裡有美學,所有學科都一定會觸類旁通。德國小孩從教育裡面獲得美感的整體內涵。除了美感的課程之外,生活中的美感養分實在太豐富了,所以他們能培育出有美感素養的工程師、專業者。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美感養分越來越多,但學校教導的卻不夠,連教科書的美感都不足。

我認為你們現在所推的課程以《安妮新聞》作為一種課程架構,絕對是正確的方向。我也相信日本看到你們現在所推的美感教育會很驚訝。日本的教育非常按部就班,很少教改,幾十年不會變動。而臺灣教改動作很快,且容許多樣性。二十年前有機會去日本的鄉下,農會鄉公所裡面放的農務宣傳,刊物的平面設計已具備非常好的美感。日本民族傳統流傳下來的原則,講求乾淨、秩序,講求教養、對自我要求嚴格,一切的製作按照規距與規律,不容易出錯。他們的基本功非常扎實。在臺灣我扮演的角色就是把設計美感介紹到政府部門,積極引入專業的設計師,提高好的公共工程或是各種策展,美學與設計在社會的能見度。當好的成品出現之後,很多地方政府都會跟進。

 

2020 年《安妮新聞》親子工作坊,孩童拿作品合照

  • 2020 年《安妮新聞》親子工作坊一「在科教館遇見安妮」

 

美感教育的成功與永續的關鍵

曾:請您評論計畫累積的成果,並建議計畫該如何持續拓展其影響力。另外想了解計劃理念如何能在政府部門、教育部門持續扎根、發展?

林:你們成就已經超過我的期待。因為我當時對於美感教育的期望,只希望能打好基礎即可。當種子教師了解我們的核心價值,美感教育就會由他們推展至學生生活中,所以種子教師的訓練非常關鍵。他們自己會設計課程,而且知道品質的標準為何。你們所做的範疇已超過我的想像,設計思考也進去了。最近教育部在推動素養教育,你們這個訓練方法就是典型的素養教育,而且是跨科別的,數學美學文學,相互貫穿,形成素養。老師跟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也是超乎我的想像。你們的團隊建立了一個操作生活美感教育的新典範,已經是一個美感教育的國家隊。我現在最希望看到,就是這個模式,能推動到整個國高中教育現場。就算未來的教育方針未必照我們想像的方向走,我們灑了的種子仍會自己長大。你要利用一定的資源,把一些最經典的課程、教學、論述,整理成書、影片、展覽去推廣這一系列的核心理念,讓想要從事美感教學工作的老師,能深入了解相關的實例、核心價值與操作方法。

曾:我們現在試圖與教育部的各種相關計畫接軌。已經與基本設計、加深加廣課程,合作近一年了。高中基本設計課程選修課,課程的影片與書都是我們與師大附中的藝術生活學科中心協力製作開發的,就如同藝術生活學科中心與我們成為夥伴,我們希望大學端的基本設計課程/設計思考過程銜接大學與中學,我們也藉著小學從事設計工作的學生家長成為業師投入小學美感課程,我們的美感報紙安妮新聞 》正在進入家庭與班級裡,我們希望藉著親子閱讀裡,把「帶著走的美術館」、「帶著走的科博館」帶入臺灣社會,如果中學老師們、學生家長們和社會大眾都成為我們推動「生態永續/生活美學」的夥伴,如果我們大家都一起來,那我們一定能成功,我是樂觀的!

林:第一,當這些理念轉為實體案例,讓其他老師了解你們的理念與方法,也就能穩定住美感教育的發展。第二,職業教育、技術教育以及藝術重點學校,只要學生老師有這個需要,教改裡的特色課程,學生只要修基本設計,一定要能方便的提供影像教材教案。期待我們這些涓涓細流,能匯集成一條美學的大河。後疫情時代、數位世代,下世代的美學如何在教育系統內被有效推廣,這就是我們該做的事。要讓種子老師與時俱進,並需要被社會所看見、理解。希望把你們成功的故事向社會強烈推銷,最後與機構融合,變成體制的一部分。

 

2020 年《安妮新聞》親子工作坊活動紀錄照片,家長與孩童一起讀報

  • 2020 年《安妮新聞》親子工作坊一「在科教館遇見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