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凌天老師個人照

 

凌天臺中人,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專長為建築設計與數位工具教學,興趣在都市空間觀察、數位空間文化與當代媒體呈現。其設計與創作曾於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國家歌劇院、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空總)等地展出。


從字面上來看,美感教育與典型美術教學的區別,也許可以化約為「感」跟「術」兩字的差異:美術一詞內含有對「技術」的指涉,暗示著創作過程中不斷精進的技藝表現;而美感兩字中對於「感受」的強調,則是發生在創作之前,帶有發現、探索、體驗、嘗試,對生活中的美學層面「敏感」的期許。

無形而直觀的內在感受,不是能夠表列、能夠言述的知識,也更無法整理成為單一固定的教條課本,則我們要如何教,怎麼學,又怎麼向全國的老師們推廣?從前一期的教育部美感課程推廣計畫,到現在的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我們在前後五年之中,實驗嘗試出一系列共同建構美感的方法,避免上行下效般對美學文化的單一詮釋,而一組新的開放架構,推動美感成為參與式的教學意識。

 

《美感學習工具手冊:KIT Lessons》形象照

  • 美感學習工具手冊:KIT Lessons》(張國耀攝影)

 

最能體現這種開放架構價值的,我想便是一系列的美感學習工具手冊:KIT Lessons了。標題命名的 “KIT” 便有單元組裝的意義,以多本小冊分別描述構造、構成、結構、質感、色彩、比例的六個構面,能夠任意更換順序、排列組合,依照需求來共同造就美感的整體。每一本小冊裝訂穿孔,以金屬夾條簡易固定,留下未來能夠繼續增添內容的空間,於是能夠與時俱進,不斷累積。

除了書冊本身架構之外,美感學習工具手冊的內容,更是一種留白的框架,以精簡的文字描述,黑白線稿的插圖,簡單的步驟說明,來處理基礎的形體材料。重點不在最後成品的完整度或表現性(這些操作幾乎沒有可稱為「作品」的結果),而是過程中的觀察、發現、感受與體會。換句話說,這是一種操作性的骨架,本身沒有完成的必然結果,暗示著類似架構下的不同課程,可以參考這些 KIT 來各自發展成形。

一個好例子,便是陳怡如老師在臺中光德國中開發的「面紙,不再無『固』出走」課程,從美感學習工具手冊的「構造」單元出發,把模矩木塊、螺釘、橡皮筋的基本組合,放大成為讓面紙盒與教室課桌椅牢固結合的實際任務,以滿足穩定牢靠、可拆好換、外觀合宜的堅固實用美觀價值。利用面紙盒作為結構與構造操作的課程開發,也在新竹高中吳安岑老師的「竹中人面紙盒」課程中繼續衍繹,推陳出新。

 

陳怡如老師畫箱作品中有木塊與五金組件。

展覽中的畫箱作品,利用五金組件與線材做出可以固定衛生紙的方式。

  • 2019年「在地紮根的美感課」:光德國中陳怡如教師-「面紙,不再無『固』出走」課程(張國耀攝影)

 

計畫的另一套出版品:美感練習誌,相較起美感學習工具手冊的簡約, 便是更為飽滿而全彩的美學教育呈現與討論。第一期練習誌從計畫核心的「課程」開始:從餐盒食材的比例與質感發現,進階入校園空間視覺觀察的探索,整合應用於都市場域美感氛圍的設計構成之中。練習誌第二期則不再是出於課程,而描寫更廣泛的日常經驗,見微知著地帶領大家做一趟從生活出發的美感體驗歷程。

第三、四期的練習誌,是對於前期「課程推廣計畫」的小總結,一方面呈現了計畫對外拓展探勘的努力,另一方面更記錄下教師們在計畫中創作的精彩結果,以三十六個畫箱的展示方式表現;一時之間,「畫箱」兩字彷彿成為美感課程的代名詞。五、六期的練習誌,則分別針對新課綱的「基本設計」「自主學習」,提出了美感教學在整體教育之中的延伸觀點。

 

美感練習誌攤開形象照

  • 美感練習誌》(黃婕珉攝影)

 

最後, AADE 美感課程網站的建構,將歷年所有參與美感計畫的教師,每一個曾經實踐過的美感課程,都紀錄於其上,能按照學程、類型、地區、構面、內容關鍵字等方式交叉搜尋,更是計畫完整紀錄與推廣應用的重要一環。網站連結了歷年以來的活動紀錄、媒體報導、展覽影片,以及計畫出版品的數位呈現,成為可以按圖索驥、從零開始自學美感的開放資料庫。上千組完整的美感課程教學計劃、過程紀錄、以及課後的思考回饋,能夠不斷提供教師們在構想新課程上的參照,也成為計畫之外的教師、海外地區與自學團體能夠獲得美學教育資源的的難得管道。

「生活」、「觀察」、「環境」、「操作」等等幾個簡單出發點,配合六組基礎的構面關鍵字,便能產生千百組各有特色的美感課程;這正說明了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的開放式架構,不以固定而封閉的單一美學教條為目標,而是讓所有參與教師,以大量操作與長時間累積的多重觀點,共同構成我們整體對於美感的開放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