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簡鴻瑩教師穿黑色白點服裝個人照

 

簡鴻瑩臺北市立石牌國中視覺藝術教師,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研究所,專長視覺藝術和商業設計。參與教育部106年至109年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以「從生活中感受美的存在,並走向美好生活歷程」的美感精神,陪伴學生走一段視覺藝術的探索之路。


109學年度初次執行《安妮新聞》-「ON 報」*,將過去在美感工作坊所學的構面操作設計與教學思考能力也是初次以NIE*融入七年級視覺藝術課程,這是較以往不同的教學經驗。

 

簡鴻瑩老師的美感課程於校園實作記錄,利用樂高來模擬版面的配置。

 

  • 拆解《安妮新間》任一感興趣的單元,進行視覺化的「構成」版面解構練習,感受物件與物件在版面上怡如其分的組合

 

九節課程是以《安妮新聞》第五期「設計與想像力」——〈如何成為一位創意工作者〉為文本來引發學習動機。透過創意工作者的學習歷程與經驗分享,恰好與學生未來八年級輔導課程「職業試探」單元產生跨域連結,輔以美感中的「秩序」、「構成」構面為主軸、《安妮新聞》富含比例的報紙版面為架構,引導學生從介紹親友的職業或認識自己的優勢出發,搭配一連串動腦想、動手做、做中學的任務,逐步搭建學習鷹架:認識職業/職人→初識《安妮新聞》及NIE→以積木拆解《安妮新聞》版面→思考與討論「ON 報」主題與內容→再認識報紙的基本元素→確定主題→蒐集資料↹轉化(黃/藍紙排版*)↹製作(正式版白紙)→調整、彩排、發表→回顧與回饋。除了使學生對設計與創意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認識不同領域的職業類型,更能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興趣與志向,使自編的「ON報」內容主題更趨多元。

 

學生們在教室中閱讀安妮新聞

學生分組討論並利用藍色與黃色便利貼做版面排列

  • 運用黃藍紙在 ON 報上進行各種可能的移動及排列,並觀察圖文比例的各種配置,營試多元的版面規劃

 

四點教學現場的經驗分享:

1.放手相信學生,他們的執行能力充滿無限可能。

2.自學、思考、表達為教學活動助力,將舞台留給學生。

3.小組間的自動、互助、共好有助於透過任務產生學習成效。

4.合力完成小組刊物,也學習到與他人溝通及合作的能力。

 

學生初次接觸《安妮新聞》時,都滿懷期待與好奇,覺得她無刺鼻油墨味,版面編排活潑有新意,故都能專注翻閱;此外,主題豐富多元、內容生動有趣、配色舒適吸引人……等,都有助於學生在內容討論與分享時熱烈投入,並樂於主動探索。課程執行後,學生也深切感受到一份報紙的誕生著實不易!除了對《安妮新聞》的出刊有所期待,也對編輯群的用心表達感謝、對報紙更加珍惜!!

 

《安妮新聞》是一份值得推薦中學生閱讀和學習的刊物。

 

學生自行創作的睿智報,練習設計排版學生設計的JOALL新聞,以自然生態為題練習報紙排版。


ON 報/ ON新聞:「Our Newspaper」縮寫及ON字取其「向前進行」等兩種意涵,學生可另命報名。

NIE即所謂「讀報教育」,將報紙當作教材,教導學生學習新知的教育,最早起源於1930年代,由美國紐約時報發起,最後形成全球性NIE(Newspaper In Education)運動。

以黃紙代表文字,藍紙代表圖片,進行ON報版面排列組合,另可依版面需要進行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