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製作紙漿中加入學校植物纖維或植物色彩,讓學生更能測試感覺紙纖維的差異
在比例學習過程中導入一些比例的美感原則,協助同學更能體驗到比例運用時如何結合美感。
學生練習設計一件專為個人特色打造而成的證件套,並嘗試與比較異材質搭配的合宜性與趣味性
讓學生以比例的角度,找出生活中常見的比例設計與人體使用的關 聯
從環境色中分析色彩的關係,擷取色彩,加入主觀配色探索合宜的色彩條碼,探索不同的色彩層次
本結構測試任務有兩項,一為高度表現,一為重量承載
藉解構書籍,讓視覺上的「色彩」與「構成」結合成花色的探討
構成,關於位置的學問,關於「在一起」的位置
藉由實際體驗口感進行質感的命題,以口感引導學生對於聲音質感的想像。
學生能夠理解,版面構成中,造型設計、文字資訊等架構層次的視覺美感
課程引導學生透過著手設計一份個人化摺頁小書為主題,將所色彩學與美感體驗課程透過實作化為作品。
分組活動討論與個別作品完成,進行構成美感的單一重複、秩序構成、漸變韻律的組合
從「線」到「面」的觀察與實驗,學習了描述、分析、表達、理解質感初探步驟
本次課程以花磚為主題,從基本的塊面分割練習開始,到單位形、二方/四方連續的實作
美感預期成果 1 環境色的觀察,色彩三要素的再練習。 2
從日常生活中紙張的種類和運用,瞭解平面紙張與包裝盒質感上的差異與功能上的合宜性。運用構成的方法,結合各種肌理和質感變化,盡情發揮表達審美的能力呈現質感之美。
藉文章內容和文宣的分類、群組和位置關係配置的歷程,理解明確的主從關係
在活動中,透過練習中循序漸進帶領學生發現構成,從探索學習到抽象的大量訊息不再是分解的文字,而是可以依照其內容理解成一個一個的幾何區塊,再依照每個區塊的輕重緩急、從屬關係安排在一整體之中。
本課程活動主題為美感「構成」構面之設計,透過以發現為主的初階課程中,建立學生對美感構成的認識,提升學生對於美感之感受,且從生活中找尋題材,如公司企業行號、校徽LOGO及名片、座右銘鑰匙圈等構成要素分析,再藉由草圖設計、使用Inkscape軟體,將圖片與文字等元素做適切配置,設計具美感的名片設計及鑰匙圈等,經由雷射雕刻機輸出等,讓學生在發現、觀察與實作中累積美感經驗。
學生從圖樣面積在臉部特寫面積上的比例適切性,並能延伸了解「比例」影響美感以及主題的呈現。學生能以「比例的眼光」觀看各種物件或各種圖樣的設計,累積審美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