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課程主要在解決「學生上外堂課時,課本及鉛筆盒…等物品攜帶的問題」。結構是與「用」有關的議題,課程中試圖探討從線到面的各種物品包裝結構及承載方式的可能性,也是對生活物品的結構探究踏出審美的第一步。
「美感是希望我們開始對生活中的每件事敏感,並開啟發現、探索、嘗試、運用、整合的歷程」(美感學習工具手冊),先引導學生觀察並記錄自己或同學上外堂課時書籍、物品的攜帶方式及問題(觀察/發現),接著,進行課本及鉛筆盒的線結構及面結構的攜帶實驗(探索/嘗試),透過實驗記錄,思考「承載→牢固(易帶)→美感」的歷程,共同討論出方便攜帶、易於收納、合於美感的新包裝型態(運用、整合的歷程)—「助帶物」設計(筆者自編美感成果—「幫助你攜帶東西的物品」簡稱)。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從生活需求思考助帶物的各類型態及創作 。
  2. 學會單結與平結的技術及方巾收納/載物的技巧。
  3. 能觀察到結構構面所產生力量與美感的相互關係 。
  4. 認識一字型固定兩點式固定十字型固定平行式固定全包覆式固定5種收納結構。(共同歸納)
  5. 能進行較具挑戰的「結構」 構面設計出方便攜帶又具合宜美感的「助帶物」。
  6. 能朝向「美意識」、「與美共競」及讓生活更方便、美好方向去思考 。

教師課後省思

 

(一) 結構課程從好奇心開始∶這次「結構」的主題來自本人的好奇與觀察!從在視藝教室中拾獲物品開始,觀察到校園內學生上外堂課時泰半都是用手拿著課本和鉛筆盒在校園中穿梭,有時還加碼帶著直笛和水壺,僅有在類似家政課….等,因為需要帶的食材較多才有提袋的出現……,「徒手攜物」跑班已成學生日常,「為什麼學生不帶背包/包包上外堂課?」的問題引發我的好奇心,因此,解決「學生上外堂課時,課本及鉛筆盒…等物品攜帶問題」便成為九上學生進入結構構面的濫觴!

(二) 從舊經驗出發的課程發想∶既然結構是與「用」有關的議題,本課程試圖探討從線到面的各種物品包裝結構及承載方式的可能性,從探究生活物品踏出審美的第一步!回想到過去在日本旅遊時,發現任何藝品店都會販售各色花紋或樣式的布巾、手帕,才開始深入研究大布巾--風呂敷(FURO-SHIKI)的運用,佩服日本將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的庶民文化透過生活中的改良及運用,被完整地保存到21世紀!反思,那我們能怎麼做呢?後來發現,本校的童軍教育課程十分完整多元,繩結教學也都十分完整,因此,筆者從單結及平結開始複習,並注意到只要透過有技巧的打結,即便沒有袋或包也能方便攜物!學生也能結合過去童軍課所學,應用在本次結構課程中。

(三) 從本土產業找實驗材料∶有了線狀物的支援,便回頭找尋屬於台灣自己的方巾,除了介紹客家花布,也以在迪化街發跡、長期專注於開發台灣原創印花布料的「印花樂」方巾產品,作為本次第三節面結構素材使用,為本次的美感課程增添許多淡雅、清新的氣質。

(四) 透過動手實驗發現「結構」∶本次結構構面,先引導各組以書面繪圖方式紀錄及觀察助帶物的外觀與結構,也從透過觀察因攜帶動作及方式會使助帶物產生力與抗力的外表,思考助帶物的長度對其使用的便利性或美觀程度的影響。

(五) 結構助帶物類型歸納:在學生進行完前四週的實驗後,從實驗結果一同思考能使用於收納的結構類型,歸納出的助帶物類型如下:一字型固定/兩點式固定/十字型固定/平行式固定/全包覆式固定等5種,利用這些類型搭配生活素材現狀或面狀素材,便能完成合宜的助帶物設計。

(六) 結構美感實驗後產生多元評價∶本次美感課程執行後,多半學生對「助帶物」的設計表示支持,覺得能從生活常見的物品(童軍繩、繃帶、魔鬼氈…等)產生過去沒有想過的結構組合,甚至還能產生功用(能背、能提、能扛…等)表示肯定及有成就感,也發現自己在課程中能發揮創意及想像力;但也有學生覺得,除了原先的課本及鉛筆盒外,還要多準備助帶物的材料而感到麻煩,筆者也順勢說明,本課程的目的是從解決目前校園間上外堂課時攜帶物品所面臨的問題出發,這些結構方法及經驗可以延伸到大家日後其他需要時的應用,也肯定學生們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 九年級的美感課∶這屆學生是從106學年度一路走來的美感小種籽,在七/八年級美感課程合作時都蠻順利、愉快的,進入九年級後,感受到學生因為考試所帶來的壓力,很擔心美「感」課變成美「趕」課,因此,課程規劃上著重在放慢步調動,動手操作、一節一節堆疊來解決問題,結果效果意外的好 !也或許是日常材料的呈現結果超過他們本來的想像,更加引發了他們的實驗興趣 !六節美感課的步調是慢板的「先探索-再實驗-後設計及發表」,學生除了有美感先備能力,思慮、技巧也已逐漸成熟,在實作及發表上也更加穩重、大方,令人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