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希望學生能從生活中小小的事物開始感受,覺察和注意生活中的構成,在本單元設計中,著重發現生活構成的美,所以在一開始的課程,先從探討生活物件入手。在我們生活的日常,到底是由哪些事物構成的?我們如何選擇?
在活動中,透過練習中循序漸進帶領學生發現構成,從探索學習到抽象的大量訊息不再是分解的文字,而是可以依照其內容理解成一個一個的幾何區塊,再依照每個區塊的輕重緩急、從屬關係安排在一整體之中。
課程中將構成美感概念帶入生活,結合校本跨領域課程,給予學生更完整的生活運用。STEAM課程發展跨領域結合,首先美感課程將構成運用在立體水泥盆栽,讓植栽容器具有美感。生物課植物的生殖為核心, 資訊老師帶入程式設計,教導學生寫監測植物濕度加入科技元素「用Micro:bit」開發板監控植物之濕度 ,英語老師指導學生的植物生長成果報告,以達到跨領域的課程發展,讓學生更有完整的一套知識系統。
美感課思考美的意識,如何能讓整體植栽設計更有質感並運用於生活之中,讓學生除了找到自己的美感畫面,也建立本身與自然的小小連結。將平面構成概念轉化為立體構成,將其構成概念布局於水泥盆栽,思考如何將盆栽結合「Micro:bit」開發板,並具有整體美感構成。
最後的課程中除了檢討、欣賞彼此作品,更透過分享,談到構成的美感運用,在同樣的容器大小限制,思考不同案例之構成形式,思考哪樣的構成更能具有美感?

美感預期成果

學校屬於新竹市區,而地理位置為新竹市與新竹縣交界點,因此學生來源包含新竹市區及新竹縣竹東鎮學生,學生文化刺激與學習情況有些許的差異性,學生普遍對於生活的敏感度不太高,所以想要帶著學生藉由活動開啟五感體驗,累積感官經驗,探索生活,進而能打開對於周遭空間的感官,瞭解自身所處環境,開始對校園環境、自然、社會有參與和回應。

學校對於學生美感的養成覺得是有其必要與高度支持,「美感教育」不是技術的學習,他來自為生活累積之經驗,當我們開始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敏感,便會開始願意開啟發現、探索、體驗、嘗試、運用、整合的歷程,是一種素養教育,也是一種自信心的養成。當學生對於生活敏感,漸漸能關切生活,意識美如呼吸般的需要,成為生活之必需品,進而能運用所學將美感素養落實於生活當中。美感是一種融入生活的學習,從視覺開始而融入到其他生活層面,致力於培養學生具備選擇美好事物的能力,以及創造力學習,與跨領域STEAM主題課程結合,成為校本課程。

美感課思考美的意識,如何能讓整體植栽設計更有質感並運用於生活之中,思考構成位置、大小、比例關係? 什麼樣的構成更能夠具有美感? 讓學生試著在課程中學習美感思考與運用,除了找到自己的美感畫面,也建立本身與自然的小小連結。藉由實作水泥盆栽,嘗試構成的各種表現,再運用攝影結合水泥盆栽與校園環境,讓學生思考自身與環境的關聯,進而著手打造有感生活,建立更有感的生活態度。

 

教師課後省思

(一)、 本學期美感課程結合校本課程,科技與藝術結合,每學年執行後都依據課程實施檢討並調整未來課程方向。跨領域結合課程廣泛,實行課程年級為七年級,教導學生將課程概念化成簡圖示意。

美感課成前幾週方向為構成美感花器,單一執行美感課程較為單純,但加入實驗課程與科技所限制條件就需較為要求,因而其他課程加入統整進來執行後有些許的困擾:

  1. 跨領域課程元素不只有平面構成,也有立體構成以及構造和結構,學生因為七年級還未建構完整美感素養,因次在執行課程融合上較為吃力,課程方向以探索為導向,鼓勵學生做中學發現與思考,傾向主動過程思考要求多過於結果呈現。
  2. 發散性思考與材料的取得限制讓學生在整合上產生執行性的困難,不是所有學生都有主動思考的習慣,而思考需要給學生時間與引導,時間性與課程的步調會在下學期課程調整後聚焦,給予有限制的發展。
  3. 花器本身可具有美感,但與科技產物結合要如何結合與限制是需要互相配合的。
  4. 因和實驗設計結合,有規定觀察之葉片栽種,無法選擇適合的植栽植物,待課程發表後生活運用才可自行選擇,因而花器與盆栽目前無法構成合宜美感而是以落地深根漢石蓮花葉子慢慢栽種。

 

(二)、針對遇到的問題與對策、未來的教學規劃:

  1. 自動澆花整合器「Micro:bit」開發板,連接啟動設計程式與線路元素色彩多,學生要有歸納整合概念組合又必須具有執行啟動能力,未來預計設計正方形立體模舉,共有六面,每面有不同大小刻意隨機組合,將不必要的雜亂線路收盒,每組自行依照模舉調整擺放構成產生不同變化。
  2. 學生兩個一組盆栽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必須要求控制變因:大小高度一樣,花器設計紋路需具有一致性,統一中變化。
  3. 調整跨領域課程實施前後順序,學生在美感課思考過程畫設計圖,生科和資訊課檢視設計圖執行的可能性,再由美感課程合宜調整。
  4. 針對細節做設計,實驗組對照組的文字牌細節呈現,注意合宜美感與實用性,字體的大小與所運用的色彩。須符合美感合宜與指示性。
  5. 延伸課程發表後的課程,選擇合宜的植栽運用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