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熱門閱讀
|專題文章|黎曉鵑|臺北市立中山女高美術教師。
|專題文章|林宜珍|前文化部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籌備小組 聘用編審
從幼兒園(K)到大專院校(12)的生師在教學現場所投入發展的創新課程。展現將感知力帶入生活,由現象與環境導向觸發,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當代公民」的素養。
由教育部指導規劃「112年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共同培力系列活動 『USR x 美感 x 媒體素養』」,邀請您保留10/20的時間,一起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圖書館聆聽,共度美好的知識饗宴。

標籤 關鍵字 #結構

永續花藝-窗花與文創設計
本課程主題為「永續花藝-窗花與文創設計」,主要以「結構、構成」作為教學核心,並融合「SDGs11-永續城鄉」的目標進行課程設計。從「SDGs11-永續城鄉」出發,帶領學生思考台灣流失的「民間工藝-窗花」要如何在當今社會中延續,使學生思考並創作出能夠延續窗花工藝的文創產品。
木感生活・平衡之趣
本課程與校本課程的大橋頭社區課程結合,藉由木育教育與民權里木材產業文化融合,引導學生學習以影像記錄認識柴寮仔~木建材一條街街區,期望學生能與在地文化的認同連結,與地文化和社區營造做結合進行創新,重新活絡柴寮仔的地方產業,喚回柴寮仔日治時期聚集許多木材產業的地方興盛的光輝印記。
建築美學探索之旅
從建築物出發,探索其內部結構和外觀造型,透過調查和分析,引導學生發現建築與結構之間的密切關係。在課堂上,我們將通過活動和討論,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並引導他們將平面紙張轉換成立體幾何結構造型的能力。
MISSION 椅POSSIBLE
本課程讓學生先觀察生活中的椅子並加以計算與分析。再用觀察的結果與目前台灣面臨的高齡社會所發現的問題加以比對,也藉由模擬高齡的體驗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並試著設計出能解決未來高齡社會所需要面對問題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