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嘉義市的木造老屋是城市永續發展的特色項目,這些木造結構不僅是在地歷史文化的象徵,更是工藝與美學的結晶。
嘉義市因歷史與環境發展,擁有豐富的木材資源和各式建築結構發展的痕跡,孕育了許多獨特的老屋,這些建築在結構設計上,以木材為主要材料,展現了在地生活的樣貌與文化創新的新舊融合。嘉義市的木都計畫進一步促進了這些老屋的保護與再利用,透過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創新,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和體驗這些珍貴的歷史遺產。
藉由建築了解自己故鄉的文化脈絡,並嘗試結合美學素養與世代文化融入建築結構設計當中,讓學習與自身環境結合,為自己的城市多點用心與關注。
美感預期成果
- 能透過觀察實物,來發想平面設計、進行立體塑形。
- 能分析擷取新港鄉農特產品的色彩,並理解顏色在華人五行代表色意涵,將合宜的顏色妥適運用於塑形彩繪。
- 學生深度體驗美學,不僅是穿越時間與空間的真,也是橫跨人類與環境的善。
教師課後省思
家鄉認識:學生透過課程學習到家鄉的發展和現況觀察,能夠深入了解周圍的變遷,並與課程內容結合,產生實際觀察與操作的機會。
課程設計的調整:由於實作過程中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完成木工技術,課程時間安排需要進行調整,以便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設計的木造結構。
建築結構與都市規劃:學生在課程中不僅能學到建築結構的基本知識,還能實際辨識並理解身邊的建築和規劃,提升對家鄉和都市設計的認識。
對未來的影響:高三學生可能面臨即將離開家鄉去求學,這樣的課程讓他們能夠將家鄉的觀察經驗與其他城市的對比,並期許將來能為家鄉的發展貢獻新的觀點和知識。
-
01認識家鄉建築發展—以獄政博物館為例
1. 讓學生了解自我家鄉的特色建築發展與永續保存。
2. 讓學生藉由學習單,分組進行嘉義市建築新舊延續的應用實例,1嘉義市火車站2嘉義市美術館3嘉義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分6-8組,每2-3組同一個主題)。 -
02家鄉建築永續探索與發表
1. 讓學生分組發表-探索舊建築再造:
●嘉義市火車站
●嘉義市美術館
●嘉義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 分組發表舊建築(上面三例)使用建築結構的永續發展。
3. 學生分享探索內容(如排水、日照、年代結構的變化等),目標是發現新舊建築的延續與整合。 -
03建築簡易結構類型
1. 介紹常見舊建築工法,與新建築結構—木造、磚木造、加強磚造、RC造。
2. 學生分組,繪製一組以RC造柱子的結構設計圖,並嘗試使用約20公分的36根木棍(或鐵絲)與固定重量黏土,製作RC造的4根結構柱子。 -
04建築結構實驗
1. 讓學生使用這2根結構設計卡榫柱子。
2. 學生探索結構是否穩固?並能藉由實作知道自己是否能依自我設計圖做到相對的實體作品。
3. 學生從柱子實作發現問題並解決,導入舊監獄建築柱子實例,找尋相對解決方式,確認柱子穩固結構設計。 -
05古希臘柱式裝飾與延伸
1. 引導學生從柱子結構連結到美感設計,進行兩根柱子的美感提升。(先有穩固結構,延伸到視覺設計)
2. 介紹古希臘柱式柱頭裝飾,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克林斯柱式,讓學生觀察生活中所看過的裝飾柱式(校園有音樂館有使用愛奧尼柱式裝飾牆外)。 -
06建築柱的結構與裝飾設計探索
1. 學生嘗試從RC造柱子結構加入柱式裝飾,並符合監獄宿舍用途的視覺美感。
2. 裝飾設計必須提出用途,並符合美感展現。 -
07建築柱的結構與裝飾設計實作
1. 實作學生各組繪製的柱子裝飾設計。
2. 美感展現與舊監獄宿舍的實用性必須結合,學生須寫下原因。 -
08嘗試建築屋頂結構
1. 課程分組合作創意思考體驗:
每組4根冰棒棍,如何在不使用膠(水泥與螺絲)的情況下,使用切割與拼組的方式,製作出屋頂?
2. 介紹嘉義獄政博物館的建築使用中國建築有一種叫榫卯,並介紹建築的基礎結構—卡榫。 -
09介紹東方建築樣式
1. 廡殿頂 、歇山頂、懸山頂與硬山頂的建築結構—正脊、垂脊、戧脊與山牆。
2. 讓學生繪製基本建築結構(學習單繪製)。
3. 學習基本透視觀念與建築描繪。 -
10舊監獄宿舍改造設計—1思考柱子與舊宿舍的整合
1. 嘉義市獄政博物館—宿舍改造計畫
2. 分組合作,設計一個具有文化延續的宿舍改造,可參考舊監更生島:https://rebirth-island.com/
3. 學生分組合作,使用課堂中製作的結構柱子與設計裝飾樣態,延伸建築結構設計,以25X25公分底面積建築一層10-15公分高的一層嘉義獄政博物館宿舍設計。 -
11舊監獄宿舍改造設計—2設計圖
1. 分組合作,設計一個具有文化延續的宿舍改造,必須設定使用者與使用設計。
2. 小組討論舊宿舍設計目標、建築結構,與新舊創意的融合。 -
12舊監獄宿舍改造設計—3實作局部
1. 以木棍代表梁柱,紙板呈現牆面,卡榫為主黏膠為輔的舊宿舍改造。
2. 主要為梁柱製作。 -
13舊監獄宿舍改造設計—4實作局部
1. 以木棍代表梁柱,紙板呈現牆面,卡榫為主黏膠為輔的舊宿舍改造。
2. 主要為牆面與屋頂製作。 -
14舊監獄宿舍改造設計—5實作組合
1. 以木棍代表梁柱,紙板呈現牆面,卡榫為主黏膠為輔的舊宿舍改造。
2. 主要為物件組合製作。 -
15舊監獄宿舍改造設計—6實作完成
1. 以木棍代表梁柱,紙板呈現牆面,卡榫為主黏膠為輔的舊宿舍改造。
2. 主要為物件組合與修正。 -
16作品攝影與上傳
1. 基礎作品拍攝教學,包含構圖與光線。
2. 學生攝影舊監獄宿舍建築作品,3張不同角度的照片,並上傳雲端。 -
17作品發表與回饋
1. 小組討論上台分享的內容,須包含為什麼這樣設計?建築結構與裝飾美感成果是否符合舊監獄宿舍的永續建築發展?
2. 老師與學生給予回饋。 -
18永續城鄉的探討
1. 分享嘉義市政府多年來持續進行的木都計畫
https://mudu.chiayi.gov.tw:8443/
2. 讓學生討論經由此次的建築結構與裝飾的實作,該如何讓嘉義市的木造建築與新建築結構設計共榮?
3. 學生創意發想舊宿舍園區除了常見周末市集,還能有甚麼活動與推廣,能讓嘉義城鄉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