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點式扣合、線性膠合、平面卡接三階段的實作,對物件的聯結方式與應用點、線、面構成立體包覆有所認知。運用釘扣進行整合式構造包裝設計,使心意化為傳達感謝、友善環境的實際行動。
本課程試圖改變以往人工色素使用的習慣,並學習色粉的制成與調和色彩的應用。並將有意義的質感植被在餅乾上,創作出與眾不同的糖霜餅乾創作。
剪紙藝術之美的欣賞與探索畫面故事中的生活日常,導入周遭事物的觀察、找出對稱圖形
利用暑輔讓學生閱讀安妮新聞,鼓勵學生自學。並針對媒體識讀單元,搭配學習單讓學生了解文章架構及內容。
用引導與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練習摘要及口語表達,且練習自主閱讀並落實於生活中。
以「情緒探索地圖」為主題,畫出自己的色彩,再用超現實的概念進行攝影與作品。
將學生親手製作的「手抄紙」傳達對家人的愛意,也藉由這課程,不只帶領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也應該將自己的美感帶入生活,創作出個人風格「美的物品」。
透過肢體表達,加上氣球道具作為輔助,提升表演美感。
以線上走讀太平區為觀察目標範圍,引導學生將3張手繪草圖圖像化。再結合紙盒包装設計結合燈箱,引導學生了解平立面結構之間的關係,與結構中的美感。
了解流浪動物問題及防止增生的辦法,再利用剪刀作畫—剪紙的方式讓學生完成海報。
讓學生實作剪報紙去呈現報紙拼貼創作。
讓學生認識且討論生活中常出現的仿生設計成品,培養用科技增進學習的能力。
本課程透過閱讀安妮新聞,引導學生整理出設計過程中需涵括的面向,最後完成個性文字設計。
從課程中體認更多創意擺盤及食尚風格,發現具美感「構成」的餐桌上風景,了解擺盤亦是種生活、設計、知識與樂趣。
經過色彩的認識、美感色彩練習與基礎的比例與構成的認識與操作,將學習到的構面運用再野餐活動中並在教室裡及校園的環境場域展現及發表出來。
以「稻香米食饗宴」為題做整體美感經驗的分享和體驗,從轟米香的「聲音」連結到色彩、質感的對應,以及從米香的原味到過各種食材色彩、質感的包裹體驗連結到色彩、質感的對應。
嘗試紙張力的傳導及紙張的韌性;從瓦楞紙版的設計實驗去開啟學生對結構設計的美感力。
將美感「構造」帶入禮物盒設計,盒中隱藏許多會動的機關構造與設計巧思,讓師長收到禮物盒時,透過一層層開啓探索的驚喜,感受學生們祝福的心意。
”一秒帳”為拆解組構的對象,再進一歩探索日常生活中開合收放的設計,發現包裝平面到立體之間的形成關係,觀察自然中收-放的組合案例,引導同學試驗並理解構造與機能的關係。
配合上學期學習到的LED打光,期待能夠創造出一個穩定且具有美感的垂直神聖結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