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此精進課程的初始設計原定於國三下學期操作,但在上學年的實際操作後發現,因本校課程的安排,使得此實驗課程很難紮實地推進;加以參訪的行程安排會使任課老師工作量吃重,且有許多執行面需考量配合,故於110學年度精進課程的改寫上調整在八年級實施。藉由學生實際的觀察物件,發現生活中常接觸使用卻忽略的結構美感設計後,加強思考設計在生活中的體現。
本課程加強試驗活動的體驗學習,用關卡的模式讓學生先認知構造的功能及表現,再進一步去嘗試紙張力的傳導及紙張的韌性;從瓦楞紙版的設計實驗去開啟學生對結構設計的美感力。
認識生活中結構的實用性、與所傳達出力的乘載與秩序的結構美感為始,進而去應用所學去嘗試解決生活中的需求。
1.透過瓦楞紙材試驗結構與美感概念,練習抽象思維與結構運用摺、疊、卡、接等概念,進行結構力學平衡與美感形式練習,學生也能從腦力激盪與動手嘗試的過程,學習設計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
2.讓學生互相挑戰,去挖掘生活中的需求並進而學習解決問題。
3.在實用的需求下,也不能忽略視覺美感的表現。

美感預期成果

  1. 明確清楚結構與構造的不同。
  2. 對生活中美感設計有更多的覺察力。
  3. 學會欣賞生活中的功能美。
  4. 練習為生活中的需求解決問題。

教師課後省思

  1. 線上上課的困境與對策
    有鑑於上學年度操作此課程時,原定在九年級會考後,並安排參訪行程,後因疫情嚴峻一切計畫只能作廢,從簡操作;改為線上上課,學生關在家,因資源有限且無法集思廣益,單線操作的作業表現真的很不理想,主要是線上操作無法解決學生對媒材定義及操作陌生感,本學期在設計上增加不同層面的操作性活動去引導思考,取代參訪觀摩這環節,因此前三堂課都屬於引導性的活動設計。前三堂的引導設計學生在家都不難取得材料及媒材(材料往簡單去設定就好),即便在家線上教學自行操作也不會有問題的! 成品的設計就比較難了! 本學期課程的實施採迴避策略,主要原因是學期中又遇疫情攪局,實體上課與否採一週週公布,難以掌控預料,因此本學期操作此課程的班級較難有階段性成果的完成!
    為避免線上上課的操作障礙產生,本學年在七個八年級的任課班級課程安排,採「分流」實施;也就是將上下學期的2堂實驗課程在同步執行在不同的班級,因此即便下學期又再度面臨線上上課的考驗,也能就上學期已實施的成果進行檢討與成效評估。
    但遇到線上上課的班級,除體驗課程可無礙實施,小組成品的創作仍是無解的習題!
  2. 教師的教學脈絡
    紙盒,是商業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包裝設計,更是響應環保的最佳選擇;既不可或缺,學生更應該好好認識其設計的巧妙及用心。且課程可結合物理的力的傳導、槓桿原理…許多不同知識面的實踐,學生可以在課程中,自然而然融入不同學科,是很棒的實驗創作!
  3. 未來的教學規劃
    對於這個課程的設計,已是第二次操作設計;主要是因為第一次有太多遺憾及大環境(疫情)的影響成分,但這或許是我們日後進行課程設計都不可避免需審慎思考面對之難題;此次在課程設計之初已將去年操作的容易受制環境的設計部分移除,但架不住疫情的多變!而學生在設計、製作細節的提醒及創作思維的建立上都需要教師從旁引導,而線上教學則無法及時及全面關照到每一位學生的表現,因此如何讓教師的角色在良好的課程設計之中安排妥當,讓學生透過自學的方式自我引導,是教師在操作課程時須思考及彈性調整的難題;但此之前,更應該培養的是學生積極自主的學習態度,才不會讓教學端的努力付諸東流。
    教師必須不斷進修及習得更多新的技巧及技術,以因應多變的環境;期望能更多增進自身對於設計概念的提升、材質更深更廣的認識,在課程的鷹架搭建上能為學生鋪設更順暢的設計思維之道。當我們教育學生要自主、自動、自好時,如何走在前端以身作則,也是必須努力面對的課題!
    教什麼的重點是學生能學到什麼,未來在學設計上,希望更多挖掘生活中的美感應用,讓美可以無礙地生活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