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讓學生先從名片紙卡開始進行挑戰,學習如何運用設計思考解決問題(平衡結構),每組完成第一個挑戰後,進行結構挑戰之作品分享。接著由教師介紹建築相關結構與美感呈現,請學生利用習得知識進行校園美感結構考察,並進行分享。第二個結構挑戰則是水平結構大延伸,運用名片紙卡,進行卡榫組合與強化,試著完成延伸桌面最大化之美感橋挑戰。組員同時也需要完成概念海報,最後由學生分組報告,教師進行測試與講評。
經由教師介紹從巴別塔、方尖碑到杜拜塔後,學生了解了每個時代皆有各自的代表紀念碑,接下來各分組利用所實測並分析可行性的美感結構,配合生活科技課,運用雷射雕刻的技術,再搭配纜線的概念,協助垂直結構的支撐,並配合上學期學習到的LED打光,期待能夠創造出一個穩定且具有美感的垂直神聖結構物,期末進行紀念碑揭牌發表會。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能具備設計思考的基礎能力,能流暢的表達出自己的創作理念,指出結構美感所在,並且能夠雙手靈巧的運用紙卡模擬並建造出水平以及垂直的美感結構物。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對於結構的問題較難理解,需要引導其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結構應用,再各自反覆試驗,才能將力的傳導與美感加以呈現。加上以紙卡當作底座的結構的處理,似乎增加了學生在執行學習任務的時間,也增加了課後教室收拾的困難度,日後擬對於此教學內容的緊湊度再做修正,使其不會偏移到教室管理的難處上,而是專注在紙卡結構的力量傳導,俾利美感構面結構的教授主軸更加確立與清晰明確。期間遇到停課也是一大挑戰,許多課程變得支離破碎,相 隔較長時間的課間,觀念的延續都需要提點,時間的掌握難以順利執行,這也是在後疫情時代多出來的教育活動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