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學生充滿活力,期待全新學習生活。課程以喜愛名人、偶像、明星、動畫角色為主題,引導學生蒐集資料,思考其個人特質和介紹方式。學習適合版面配置吸引觀者注意的技巧。
從畢冊出發,引導學生從問題發現開始,討論合適的畫面安排。透過概念解說、範例分析和實際操作,提升學生的構圖能力,找到創造美觀且易讀的畢冊編輯方法,避免混亂無序。
學習以「構成」為主要美感構面,擷取重點關鍵字,進一步用視覺圖像做閱讀理解。
利用食物擺拍探究生活中質感的呈現,再利用圖層置入轉換杯子蛋糕的質感,並能表達意涵。
學生使用黑灰白的卡典西德安排規劃版面,設計一本屬於自己的筆記本封面設計。
以實作來組構材質與搭配,學習色彩、比例的關係,並從中了解結構及構造的呈現。
從平面的構成轉化為空間造形設計,在過程中發想其空間造型,並從中獲得體驗。
課程運用自己的照片與字母造型結合,產生新的視覺連結,給予有趣的故事內容。
透過蒐集質感元素,運用實物版畫技法,將質感肌理做出視覺平面的呈現並轉化。
引導學生透過觀察日常中符合構造美感的對象物,並實際製作閱讀架的面板設計。
課程活動以質感與構造構面為主,帶領學生設計創作異質相生永恆筆。
承接上學期美感課程,本學期計畫以金工單元,加深比例與質感構面的練習。
配合學校規劃「我的未來宣言」吊飾,以皮件製作帶入比例、色彩、質感教學。
本課程探索各物件間彼此接合的方式,在拆、組過程中發現其構造之美。
課程設計引導學生發現質感之美為目標,以各種各種材質來表現麻繩球的表面質感。
觀察手繪校園植栽的枝幹比例,做成手握合宜的樹枝筆,並筆座組合為適宜的套件。
學生練習將班級特色簡化成特色圖標,以橡皮刻印後,運用構成原則轉印於手帕巾。
帶領學生發現校園的鋪面材質,觀察其紋路,理解質感在不同場域中如何適切運用。
本課程讓學生以簡單的比例工具進行操作、建立「構成」的美感觀念。
以橡皮章版畫原理帶領學生創作圖樣設計,從中發現格線分割與構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