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學生對於任務式課程操作及空間型的創作較能充分投入課程中實作,加之以有感於本校校園不大但學生人數過多,環境衛生的維持不易及打掃常有缺漏,有許多角落藏汙納垢受忽略,在此次課程的操作、首先透過挖掘校園的「美的死角」,去刺激學生對環境的缺美有感,再藉由校園沙龍的展覽形式,讓學生透過自身的發現及作品的呈現,去關注校園環境給予重視,且將之與全校師生分享所見所得,期盼良善的環境意識能從一、二個班開始,進而擴及其他班級,提升對校園環境的注意而有所改善。

美感預期成果

  1. 學生能透過創作及因為自身作品陳設之故,感受大眾對生活空間的忽略、漠視。
  2. 透過作品與他人進行互動-展出期間的觀察也是不容忽視的學習。
  3. 透過實際體驗策劃展覽活動,感受活動辦理的不易,會更加珍惜及感恩每一次參與活動的機會。

教師課後省思

  1. 實施班級的設定
    此次的教案設計,設定為兩個班聯合創作,當初在教案設計時,可以說就是量身訂做;一來是二個班的課表排在前後,可以方便進行溝通;二來則是兩班的班風及導師的配合度高,畢竟九年級要面臨會考,又讓學生如此忙美術課的創作,有些導師其實是會排斥的。雖然後來歷經換導師風波,但因為是自己從一年級帶到三年級的班,所以對學生的信心是有的。事後證明,對學生的掌握度高真的會在後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為後期臨近展期,許多待做之事都有賴學生們主動去完成,若學生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老師對學生無法放心,將會焦頭爛額!不僅幫不上忙,還會越幫越忙。尤其佈展多是利用午休時間多處同步進行,老師無法分身分神照顧,所以學生對自己作品的自主性及積極度真的很重要,這真的不是隨便挑一個班都可以操作的單元課程。
  2. 作品主題的設定
    此次的作品主題,是在教案設計開始便有初步概念,後在課程中對學生進行設計引導創作;主要是想有感於校園環境的角落藏汙納垢受忽略、有感於「美的死角」,且希望配合校慶、校園環境意識等主軸思維進行設計。只是這樣的主題對於學生的共感度較低;在時間及經驗允許的條件下,或許可以由學生共同討論制定,在創作時的引導上老師可以較為輕省。但因為是九年級應考生,做作業的時間真的是用擠的,若主導權交給學生,進程的比重分配真的是一大學問。若是交由八年級操作也會加重學生負擔,畢竟本校校慶各項活動的主力都是由八年級生擔任。
  3. 採買工作的不易
    因為各組創作內容及表現手法不一,因此採買工具、材料真的是一大工程!在這部分本要求學生必須自己有去現場,看到實物並訪價後進行提報採買,但學生課後真的也忙,根本無法在課前做到此細節。所以便成了老師下班後的勞務活動,耗在各大五金行、文具店、藝品材料店間遊走,還要網購、訂貨取貨….
    非美術班的學生在創作的經驗度不足,很多時候學生對自己作品想要或能夠呈現的樣態掌握度不佳,因此會用想像中好用、高價位,實際上卻難以操作的材料進行製作,根本沒必要!因此花了不少冤枉錢。所以若要在非美術班、國中端,進行「專題創作」,真的是要審慎評估!
  4. 佈展的難度
    二個班級的動員,卻只有一個老師監督執行,從一開始到撤展結束,沒有一個環節是簡單輕鬆的!平日的教學之外,要額外付出的時間真的太多,假日還要跟學生線上討論並教授美編技巧;再加上本身擔任導師,還有一個班級要顧,時不時要處理班級庶務,有時候一整天忙到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在文宣、佈展手冊上出現許多未校正的錯字,明明已經看了2-3遍卻依然如此,真真是當局者迷;這樣的課程,真的最好是多位老師協同、跨領域合作實施較為妥當;國文老師可以幫忙校稿,這對他們真的是小事一樁。
  5. 教學的省思
    有時候真的是寫教案時一時爽,執行課程火葬場!
    教案寫時對自己能有此靈光乍現,並順暢地產出感到十分驕傲,但教學這件事從來不是用想的! 尤其是當教學活動還要擴及校園,與各處室的溝通協調也是必須;真的感謝校長主任的支持、給予肯定,學校行政端的寬容及配合,因為知道自己在課程設計的細節表現未臻完善,他們都給予很大的幫忙! 許多老師也不時被我騷擾,因為發現自己在未能想到的許多細節:主題緊扣環境,那材料的使用有呼應? 場地的使用是否會影響他人? 燈光的呈現需考量電力的傳輸,如何克服?! 宣傳活動如何有效進行? 作品能否跟觀眾產生互動?....許多未曾想過的問題隨著課程活動的進行一一浮現。
    策展,之於老師我,也是一門大課題。要學的還很多….有時我會放任錯誤產生,與學生一起學習;只要無傷大雅,從錯誤中得來的教訓更為深刻!
    本校之前未曾有老師進行此類操作,藝文作品的展出多是在固定範圍呈現,因此獲得不少迴響! 多是正面,但少許意見更是關鍵。學生收到的直面回饋也不少,雖然過程他們也感受到十分大的壓力,付出的比起以往的每一項作業都還要多,有時候也難免情緒低落,可隨著時間的推進,一一走過,相信也希望這曾經的努力,都能帶給這批學生做人做事不同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