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閱讀,反思自己生命中自我探索慣用的方式。
以【顯微鏡下的微生物】為主題設計周邊產品。從微生物資料收集、研究市面販售手機殼造型、色彩計畫等產品設計到最後成果展示,學生能學習如何將生活中的美融入產品設計當中,並設計出獨一無二的產品。
以安妮新聞 Vol5 設計與想像力「設計自己的房間」為輔助教材,結合設計概論課程設計史,並藉由世界經典名椅介紹,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同時觸發學生學習設計造形歷史的舊經驗 。
運用聆聽特刊中的專欄,帶領學生進行設計思考,並從「同理心」出發、認識設計是如何聆聽不同族群的需求;進而結合SDGs的17項指標,來發展同學們想創作的電子書主題。
學生從閱讀中形塑對「城市」的想像及發想問題,以城市中的設計與共好為主題。
在自畫像裡,表現這一季的內在色彩。既感性又理性中面對自己真實的特質,實驗性與色彩美感的自我展現。
閱覽不同文本中的志怪題材,觀察其中神鬼妖怪形象的塑造刻畫和轉變,並能針對小說中的相關議題進行多方角度思考、推論,而後提出自己的觀點。最後透過色彩和部件元素,設計怪獸形象、製作圖鑑,並據此創作短篇故事。
藉由閱讀安妮新聞了解「各國節慶」、「天天紀念日」,讓學生一邊紀錄每天的日常還有不同節慶帶來的文化意義,製作出屬於自己的「節慶日曆」。
本課程主要目的以透過安妮新聞 Vol5《眼見為憑》文章的啟發,引導學生對於歐普藝術之興趣,在探討錯覺等創意作品,引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延伸至基本設計課程之內容,透過專業學習增進設計之創意及多元之想像,發展出更多創意設計之圖面。
金屬加工之飾品的創意手工藝使用金屬線和多媒材,以工具來創造具有結構和美感的線編織作品,以外在和內在相應的藝術心理帶入課程解說。
以點的特性做大小、形狀、顏色變化;線的疏密曲折變化;面的重疊、平行、交錯做豐富的變化,進而練習個人學習檔案裡自我介紹的版面設計。
課程以安妮新聞第13期中提供的空間巡禮與創意發想,引導學生進行環境觀察紀錄。
讓學生將高雄形象圖像簡化於人孔蓋設計,並了解圓形構圖手法,運用繪圖軟體及雷雕、金工技法完成作品。
從安妮新聞的創新、特色標題等面向切入分析,運用Indesign專業軟體完成個人報紙設計。
以簡化的擺設模擬,擴大至對周遭環境的關照發想,在新舊建築、文化下討論「合宜的地方味」。
觀察從自然到人為的建築色彩,導入視覺美感原理,培養學生對配色、調色的評價與能力。
閱讀新聞後發表感想,並將自身的敘述與想法具體化,輔以介紹認識版面構成原則。
帶領學生進行字體散步,藉由「嘉市體」的介紹,進行點陣字體、刻印創作練習,了解字體設計的構成原則。
實施對象 學制:高職 課程講師:張意佳 講師 班級/人數:十
實施對象 學制:高職 課程講師:莊臥龍 講師 班級/人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