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創作—打開你的創造新思維 | 美感教育

電子書創作—打開你的創造新思維

課程資訊
  • 學校:臺中市立大甲高級中等學校
  • 教師:林榆茜
  • 課堂:電腦向量繪圖
Read More

課程簡介

本課程將作為「電子書創作」題材構思的前導課程。運用聆聽特刊中的專欄,帶領學生進行設計思考,並從「同理心」出發、認識設計是如何聆聽不同族群的需求;進而結合 SDGs 的 17 項指標,來發展同學們想創作的電子書主題。

課程分為 2 節進行,第 1 節主要進行電子書的創作目的、優秀作品範例,接著運用安妮新聞—聆聽特刊揭開關於「尊重、同理、認識、了解」的主題;透過互動問答生活中會遇到的許多設計物來讓學生練習同理並觀察、反思使用者的需求,最後藉由閱讀專欄「探索什麼是同理」文章來具體化何為同理心。而第 2 節課則是運用同理心得思維進行組內共學, 去發展 SDGs 的 17 項指標中各個族群的需求、觀察角度,利用心智圖的方式聚焦電子書的主題。

課程目標

  1. 電子書主題構思:透過閱讀、網路資源的使用,挖掘一個具備彙整與分享價值的主題。
  2. 表達力:在各種文章與資訊報導中學習不同的觀點,藉由閱讀後的延伸討論來訓練表達。
  3. 思考力:在逐漸累積閱讀經驗的同時,也在學習思考與判斷,每個議題的探索都是培養獨立思考及價值觀建立的刺激。
  4. 國際觀:透過專欄的多元的聆聽議題設定,結合 SDGs 指標議題的趨勢探討,學習者能反思世界與自身對應的關係。

教師課後省思

過往在進行「電子書創作」的課程中,遇到最大的問題在於學習者對於電子書創作的目的理解不夠深刻,部分同學只停留在視覺創作的層面,缺乏對主題背後的設計思考和同理心的實際應用理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次引入了安妮新聞,有了更多實例和案例及閱讀專欄的過程,讓學生透過閱讀理解同理心的實際應用情境,進一步深化他們對這個概念的認識。

不過在進行同理心的訓練過程中,部分學生難以將專欄的步驟應用到實際發想的過程中。未來可以將引導學生參與更多的互動問答,將同理心概念與他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相結合,使他們更容易理解和應用同理心的概念。

在進行組內共學時,我發現學生對 SDGs 的 17 項指標理解不夠深入,難以有系統地聚焦電子書的主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將 SDGs 的相關資訊以更互動的方式呈現,利用心智圖的形式讓學習者練習整理和理解不同族群的需求,進而發展出具體的電子書主題。

未來的教學規劃方面,我將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入更多的實際案例和專業人士的分享,讓學生深入了解電子書創作的實際挑戰和機會。同時,我也將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導,鼓勵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發揮創意,並以實際行動回應 SDGs 的目標。透過這樣的教學規劃,我期望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創新設計的能力,使他們在未來的電子書創作中更具有深度和影響力。

林榆茜
臺中市立大甲高級中等學校 教師

Read More
其他美感課程

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