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報紙封面的表情符號引起學習動機,明白表情貼是想法的傳遞,讓孩子完成畢業前夕的創意情緒表情看板。
透過封面的幾何及配色,引導到顏色產生的感受及意涵,並請學生分享對顏色的感受
報紙第二期封面中藏著名畫,以此討論不同時空下的野餐形式,學習對美的感受力。
以閱讀安妮新聞讓學生了解環境生態的演變,並從生活直接相關的素材帶入課程。
進行班級共讀,從內容中摘要重點與新奇發現,並於課堂中提出討論。
安排這學期的「我上一年級---快樂學習樂趣多」單元中的勞作相關課程活動,延伸至繪本閱讀「大象艾瑪」,讓學生對故事內容中的色彩及圖形產生興趣。而藉由圖形,引導學生進而對「幾何圖形」的基本概念與認知,並讓學生藉由幾何圖形創造出自己喜愛的圖畫。
1尋覓校園隱密空間進行清理並蒐集大型紙箱,規畫設計秘密基地。 2藉安妮新聞主題延伸討論太空卡通與電影。以報紙捲及瓦楞紙版為材料,設計立體結構。
認識報紙介紹的家具、家飾單品,讓學生知道家具及家飾品都可以是藝術品,並讓學生設計自己房間的顏色、欣賞優良作品,體會不同顏色或不同著色材料帶來的感受。
小組共同創作由卡典西德拼貼而成的窗花作品,透過學生觀察與創造,以嶄新視角重新閱讀習以為常的枯燥結構,化為亮麗且具人文氣息的窗花作品。
進行安妮新聞讀報 ,過程中加入 條例 321 、 六合法 、心智圖 、 優缺點分析 、 創意聯想畫 、 大富翁遊戲。 讀報後, 進行剪報創作、作品相互交流以及老師講評。
閱讀報紙書籍認識八大行星性質,再利用從文本獲得的行星性質發想迷宮中的任務,設計關卡。由文本到設計迷宮,讓學生從文字、圖像、空間不同的觀點來認識太陽系的八大行星。
閱讀種子庫相關報導,運用4F思考法,引導學生思考, 並運用粉彩創作,最後將作品作為牆面布置向全校師生分享。
認識報紙版面規劃,並讓學生交流感興趣的版面與主題, 加深國語文思考訓練並整理成學習筆記。
透過分組共讀、上台分享、素材仿作與創作, 嘗試以美感教育的構面來探索這份報紙,促進感受的學習體驗。
閱覽某些照片或圖像,並讓學生「個別」提出看法、解釋或問題,彙整後再一起閱讀內文。某些段落做焦點閱讀,分組討論後,提出不懂的再由教師解釋,最後請學生用自己的話重述。
講述符號在生活中功用 , 引導學生重新發現符號的象徵性、便利性和同通性。 並讓孩子們發現安妮新聞的美好、豐富多元。
本課程以 「 畫一畫 設計自己的房間 」 為主題,課程安排讓學生認識報紙中的 12 件家飾單品 ,讓學生對設計作品有進一步概念和想法圖像。
在閱讀報紙前帶學生認識印刷中的版面構成元素,。以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攝影、操作軟體為輔助工具,將學校建築拍攝後,使用app完成屬於我們的校園色票。
本課程為版畫的創作運用,並以安妮新聞報紙第二期作為媒介,向學生說明不論是藝術家還是生物學家都是將自身所觀察到的東西,以不同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
六年級學生即將畢業,課程中有許多觀照自己、夢想未來的內容,但是,自己每天被呼喚被使用的名字有著怎樣的故事與意涵呢?因此運用安妮新聞第四期的主題「溝通」,讓學生針對自己的名字進行調查,紀錄自己的名字的文字演變,再回家與爸媽討論當初取名字的意涵,最後,設計出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