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焦點課程
本課程希望將環保議題與美感課程相結合,藉由結合STEAM跨域課程之進行,賦予廢棄物環保再生之美感,找到新生命!
課程引導學生通過藝術作品觀察臺灣景觀,了解城市演進與文化,並以地方元素創作人孔蓋藝術,提升美感與校園認同。
學生能夠理解,版面構成中,造型設計、文字資訊等架構層次的視覺美感
引導學生觀察並記錄自己或同學上外堂課時書籍、物品的攜帶方式及問題(觀察/發現),透過實驗記錄,思考「承載→牢固(易帶)→美感」的歷程,共同討論出方便攜帶、易於收納、合於美感的新包裝型態(運用、整合的歷程)—「助帶物」設計。
由安妮新聞第10期中「基本情緒圖鑑」作為開端,並搭配文章與繪本《發光的樹》進行閱讀理解與創作。
紙想告訴你
藉由分析不同的紙張功能認識不同的紙類纖維材質,對應呈現的外觀效果,以累積及串聯質感的記憶密碼。並將蒐集的紙張利用浸泡、果汁機攪打,將纖維解構後再利用抄紙網組構成平面紙張進而形塑立體的造形,瞭解紙張是纖維集結所累積而成,探討不同材質、質感給人的感受,並藉由主題讓學生試著詮釋盛裝的是實際的物品亦或看不見的情緒及夢想?搭配內外質感差異的延伸思考抽象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