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課程從青春的心事帶入主題,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青春長什麼樣子?是否有困擾的、迷茫的心事,透過匿名投稿讓小組進行討論與分享,找到最有共鳴的議題,並選出一首可以符合心境的歌曲作為主題曲,各組為自己的青春主題曲規劃拍攝一首MV,在課程中段教師帶入畫面構成的概念與實際案例,並且讓學生做拍攝的實際演練,練習拍出各種不同的畫面構圖,從中學習感受到畫面所傳達出的意境氛圍。
課程目標
-
培養自我覺察能力:學生透過思考、檢視自己在青春期的狀態,將煩惱與心事、甚至是難以被成人所理解的想法,藉由影像的創作來表達、抒發。
-
提升影像的美學素養:提供具有美感的影像案例,引導學生觀察畫面的構成方法,藉此培養學生對影像的鑑賞能力。
- 拓展影像科技創作視野:將美學的學理知識融入到影像科技中,學習影像傳達情緒與氛圍的方法,藉由拍攝的實際演練,了解如何利用影像說故事。
教師課後省思
- 青春議題貼近他們的真實處境,使學生更願意投入討論與創作,從匿名投稿到小組對話,每一步都在引導他們釐清情緒、思索生活,並將原本難以言喻的心事轉化為可見的敘事線索與畫面構想,學生的參與動機明顯提升。
- 在影像中看見自己的青春,也學會用更寬容和開放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這樣的學習經驗,不只是技術上的成長,更是一場深具療癒與轉化意義的美感教育實踐。
- 課程初期也曾擔心情感主題可能觸及學生的敏感經驗,導致排斥或抗拒,尤其當議題牽涉性別、同儕或家庭等較為私密的面向。然而透過前段課程的情緒鋪墊與安全空間的營造,學生展現了極高的投入度與自我揭露的勇氣。他們不僅願意面對那些平常避而不談的內在情緒,也在影像中重新詮釋自己的故事,展現出對生命歷程更成熟的理解與包容,這樣的情感教育歷程也深深觸動了我。
-
01我的青春是什麽樣?
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日常在做什麼?面對生活中不同情境是否有不同的情緒,在青春期的現階段是否有屬於這個年紀的煩惱與心事?透過匿名投稿,讓大家自由傾訴想法與感受。依照不同性別與特質讓學生分組,從匿名投稿中選取自己有感覺或共鳴的心事,並歸納分類青春的不同議題,讓學生針對不同議題進行討論與分享。
-
02選出一首能代表青春的主題曲
從歸納討論的青春議題中,小組選定一個最符合心境或大家最有共鳴的,並從現有的歌曲中選出一首能表達青春狀態的歌曲作為青春主題曲,小組提案發表。
-
03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參訪
至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參觀「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從展覽中引導學生感受音樂與影像所乘載的故事性,並啟發學生對影像及聲音的美感體驗。
-
04影像中的畫面構成:對稱、反覆,拍攝實作
以美的形式原理觀察靜態攝影作品及動態影像,說明對稱構圖、平衡構圖、反覆構圖所呈現的視覺焦點及畫面張力各有不同。
-
05影像中的畫面構成:對比、比例、強調
以美的形式原理觀察靜態攝影作品及動態影像,說明可以運用色彩對比、大小對比、及比例安排,營造衝突感及達到具有強調效果的畫面構成。
-
06東西方藝術中的空間感營造
藉由東西方藝術欣賞不同文化呈現空間感的差異及其中的美學意境,影像中的前後空間:景深概念。
-
07主題曲MV分鏡
小組依照之前討論的MV概念及劇本,繪製分鏡與角色分工。
-
08美的形式原理結合動態影像拍攝
安排學生進行實際拍攝,教師在拍攝過程中視學生的執行狀況給予建議,並協助小組落實團體合作與角色分工。
-
09美的形式原理結合動態影像拍攝
拍攝實作,若畫面情境需要,希望能帶學生走出校園進行拍攝。
-
10MV剪輯與後製
拍攝完成,進行影音剪輯與後製,教師視各組MV概念與風格,給予色調、效果等等的後製建議。
-
11青春音樂會 MV發表與分享
期末舉辦「青春音樂會」,各組發表MV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