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課程設計製作 臺東染(藍)敲拓染布料,構造應用將結合藝術生活美感與具有實用機能的手工藝環保布料材質,可以運用部落、校園環境內不同的材料的質感,樹葉、植物、花草等來製作立體構造的敲拓染布料。
課程目標
- 透過課程探索族群文化、環保意識,增進彼此文化認識與交流。
- 藉由探訪家鄉文化的過程,找回對自我文化價值的認同。
- 能運用色彩、質感、天然材質解決設計的問題。
- 讓學生設計印染環保袋並了解美感六大構面。
- 能認同好的設計不僅是解決問題,更應具有美感、實用性、文化的價值。
教師課後省思
- 本校學生大部分是體育生,美術課程(美感教育)更須要設計成簡單化、活潑化、生活化、迅速化、實用性為主的課程,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意願與興趣、增進動手做、立體感、空間感、美感技能的能力。
課程規劃
-
01介紹臺東之美? 什麼是美? 臺東藍(海洋、天空)
臺東自然美景、植物之美的介紹(植物葉、花的顏色、香味等)。
-
02了解生活中的美感構面
講授色彩、質感、比例、構成、結構、構造六大構面在生活中的美感應用及課程中將會運用的地方,並且特別聚焦: A3.環境、A4.海洋。
-
03還原大自然之美對照警示圖
分組討論,並製作心智圖思考討論如何解決海洋垃圾問題?
討論如何運用天然的原料,敲拓染創造出臺東染布料。
植物染布、敲拓染課程影片欣賞。 -
04撿拾植物葉、觀察花草
撿拾植物葉、觀察花草。
-
05製作敲拓染成品
實踐製作所發想的設計模型,考慮造型、材質與美感將發想圖合力完成並共同拼貼成一大張的敲拓染布料成品。
-
06課程學習之心得分享
作品展示與心得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