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圖示設計×美

核心概念
  • 文字、色彩、系列圖示設計、版面之美感構成美學。
  • 融入生涯規劃議題,幫助學生透過觀察與設計活動,探索個人興趣和未來職業。
  • 結合不同空間的功能和特色,創造具有創意和美感的圖示。
美感知能
  • 美感設計工具:心智圖、設計思考、曼陀羅思考法、美的形式原理。
  • 美感設計技法:圖示設計、配色、美編排版、簡報設計、印刷品設計。

課程概述

全球化時代,政府推動2030雙語政策,期盼提升國人英語力,吸引跨國企業來臺,讓世界走進臺灣;同時強化國人的英語國際溝通力,提升產業的全球競爭力,讓臺灣走向世界。然而,語言能力不易速成,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跨越語言隔閡,不需要口頭語言便能有效傳達訊息的符號?

從歷史印證,答案是肯定的。1948年,倫敦奧運首次使用pictogram圖示概念;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視覺被公認為歷屆奧運視覺系統的經典;1974年,美國交通部和美國設計師學會共同制定AIGA符號,是一種不需要口頭語言便能有效表達訊息的象形符號集,讓不同國籍的人士得以透過繪畫符號快速溝通。

圖示(pictogram,也稱為icon或picoto)的本質是一種符號,它代表對這個世界的隱喻,也指代功能、含義、用途等,也可視為有指定意義的圖。做為國際通用語言,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商場導覽圖中的收銀台、電梯、廁所、出口等圖示,手機裡使用的App圖示,如電話、簡訊、相機、Google等。圖示可應用於很多場景中,並且有豐富的擬物、扁平、線性、面性及文字等等的表現方式。

語文思考者推動知識革命,而圖像思考者創造全世界的建築、器械與藝術。多數人同時擁有語文和圖像思考能力,只是未能善加發揮。本課程希望引導學生結合未來生涯規劃方向,選定特定題材,喚醒學生圖像思考能力,運用更直覺、有美感的圖示設計方式,有效傳遞訊息,美化生活環境。

美感預期成果

  1. 開啟五感,用心觀察生活中的人、事、物,並與所學產生連結。
  2. 瞭解基本設計的原理,培養審美感知能力與美感思維能力。
  3. 結合未來生涯規劃的方向,進行設計題材構思,透過大量閱讀相關資料,能更瞭解未來職業的屬性。
  4. 喚醒學生圖像思考能力,善用色彩、比例、質感、構成完成圖示設計,並美編簡報,進行訊息視覺化與美化,達到友善溝通。
  5. 藉由成果展示與彼此觀摩,涵養學生的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進行「圖示設計繪製」課程時,原本使用學校購買的繪圖軟體(Adobe Illustrator),因部分學生希望回家後也能持續製作,因此後來再教導其他的開源軟體(Inkscape),讓有興趣的學生能善用課餘時間精緻化圖示設計作品,未來手邊也能有可使用的軟體提供繼續設計、繪製其他圖像創作的機會。

這學期忙著課程進行、指導學生解決個別問題,上課過程中經常忘記拍照記錄,未來考慮請學生協助進行課堂攝影,避免撰寫成果時發生缺照片的窘境。

課程規劃
  • 01
    「圖示」 遊戲體驗篇

    圖示猜謎:
    運用日本、英國雙設計師打造100個象徵台灣的美好圖示,讓學生進行TW Icon Game 台灣圖標字型遊戲,最後將測驗分數截圖,答對題數多的同學加分。
    圖示分類:
    各組觀察圖示設計方式,嘗試進行分類,之後講解圖示有擬物、扁平、線性、面性及文字等等的設計方式,學生可檢視何種設計方式較容易理解圖示所代表意義。

  • 02
    「圖示設計、 視覺系統、 AIGA符號」 介紹篇

    介紹1948年,倫敦奧運首次使用pictogram圖示概念代替語言文字。
    1972年,德國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師奧托•艾舍(Otl Aicher,1922-1991)設計的慕尼黑奧運會視覺,被公認為歷屆奧運視覺系統的經典。
    1974年,美國交通部因應迅速國際化後,機場、飯店、道路、觀光設施等皆迫切需要使用外國人也瞭解的繪畫符號,便委託美國設計師學會設計完整的象形符號集,是一種不需要口頭語言便能表達訊息的符號。

  • 03
    「圖示設計 系統化原則」 講解篇

    講解圖示是有明確含義的圖形視覺語言,目的為代替、補充語言、分類訊息與吸引視線。
    從「SDGs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Gmail Icon」說明「圖示設計系統化原則」:統一性、連續性、單純性、可視性、可讀性、和諧性。

  • 04
    「色彩學、 字體選擇 vs圖示設計」 講解篇

    解說色彩學、字體選擇在圖示設計中的應用:
    1. 色彩的明視度與閱讀性,類似色、對比色。
    2. 字體的選擇:襯線字體、非襯線字體。

  • 05
    「功能 vs圖示設計」 探討篇

    教師運用以下範例引導學生探討其相關功能,以及需要的圖示設計系統:
    1. 不同性質空間(如各式商店、百貨公司、學校、美術館、社教機構、咖啡廳、餐廳、旅館、公園、遊樂園、醫療院所、停車場所、車站、機場、廁所等)。
    2. 各種活動(如運動會、園遊會、校外參觀等)所需指示牌、圖示設計。
    3. 手機、電腦介面圖示。

  • 06
    「設計思考」 理論講解篇

    1.「設計思考」是一種創新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從人的需求出發,為各種議題尋求多元、創新的解決方案,並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2. 設計思考流程介紹:同理、定義、發想、實作、測試。
    3. 心智圖、曼陀羅思考法介紹。

  • 07
    「圖示設計」 構思

    1. 「設計思考」是一種創新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從人的需求出發,為各種議題尋求多元、創新的解決方案,並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2. 設計思考流程介紹:同理、定義、發想、實作、測試。
    3. 心智圖、曼陀羅思考法介紹。

  • 08
    「圖示設計」 草圖

    圖示設計的題材確認後,朝統一風格、系列主題的方向延伸思考,嘗試畫出草稿。

  • 09
    「圖示設計」 繪製1

    教導學生運用繪圖軟體繪製「圖示設計」,先確認風格,創建一致並連貫的圖示。

  • 10
    「圖示設計」 繪製2

    教導學生運用繪圖軟體繪製「圖示設計」,善用網格和尺規,全程使用相同的配色。

  • 11
    「圖示設計」 繪製3

    教導學生運用繪圖軟體繪製「圖示設計」,保持相同的視重和尺寸。

  • 12
    「圖示設計」 繪製4

    教導學生運用繪圖軟體繪製「圖示設計」,設定嚴格的圖示規範。

  • 13
    「圖示設計」 繪製5

    教導學生運用繪圖軟體繪製「圖示設計」,確認所有尺寸的清晰度。

  • 14
    「圖示設計」 繪製6

    教導學生運用繪圖軟體繪製「圖示設計」

  • 15
    「圖示設計」 繪製7

    教導學生運用繪圖軟體繪製「圖示設計」。

  • 16
    「圖示設計」 繪製8

    教導學生運用繪圖軟體繪製「圖示設計」。

  • 17
    「圖示設計」 成果展示準備

    「圖示設計」整體檢視與修正,進行成果展示準備與演練。

  • 18
    「圖示設計」 成果發表

    「圖示設計」成果展示、簡報發表、心得分享與反思記錄。

施潤蒨
彰化縣立二林高級中學 教師

任教於彰化縣立二林高級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