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帶領學生認識台灣妖怪文化和傳說故事,並探討背後的歷史脈絡和社會意義。
學生閱讀文章後,分享對於故事的見解,並設計妖怪角色圖,製作成果及發表。
透過不同顏色、質感展現文字,並運用 SCRATCH 等工具表現文字感覺的聲音,而後觀察不同排版手法在出版刊物的運用情形和效果。
透過閱讀安妮新聞,讓學生分析刊物須具備的基本架構,並有能力挑選適合的設計以呈現自己所擬定的主題。
本次「安妮新聞」的課程活動, 主要是安排在這學期多元選修-跨領域工作室課程中的「植物點圖」單元,請學生先閱讀安妮新聞夏季特刊,並特別說明排版與視覺感受的相關。
【第一大堂~深度閱讀&探究思考】 1深度閱讀《安妮新聞》Vol07地球護衛隊 2問題意識提出:「黃金圈理論」練習 3故事創造:「科幻式創新」 【第二大堂~設計思考&反思實踐】 1各國低碳標籤認識:與統一超商合作,進行產品碳足跡資訊調查。 2低碳願景圖像設計:海報&報導&一頁式廣告&簡報等製作。 3減碳議題測驗:與台師大環境研究所合作前測&中測&後測。 4未來敘事工場:未來視野-未來預測-創作任務,...
「閱讀」是所有學習的基礎,閱讀有助於理解外在世界,能夠有效的擷取知識訊息,轉化成自身的知識,並運用於日常生活中。而「讀報教育」是在學校或家庭,以報紙做為教材的學習活動,因此,我們利用負擔較輕的報紙,來鼓勵學生們體驗「閱讀」,讓學生們慢慢體會閱讀也可以是一件有趣的活動。 此次的課程使用第十三期中的小主題「當人人手上都有Google Maps,我們為何還需要紙本地圖」。首...
國文課的自我探索:甲骨文書法小書籤——我想成為的「朋友」。
本課程在課程設計上以「國文課的自我探索」為教學主軸。 在教學工具方面,使用了自編講義教材、手機或平板(ipad)、安妮報紙、書法與美術用具(毛筆、墨汁、墊布、水彩、調色盤、水杯)等。 在教學設計方面,首先,帶領學生從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論語選〉中,感受其中談論的交友之道與人我關係;其次,帶領學生閱讀安妮報紙第8期「朋友」,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與省思「朋友」在生命...
配合108課綱藝術領域開設必修美術一周兩節課、以及基本設計一週三堂課讓普通型高中學生選修之加深加廣課程,將基礎美感課程與基本設計原理概念進行設計思考連結.基本設計課程目標乃提供學生學習基本設計元素點、線、面、立體等構成進行美的形式原理、平面構成原理之設計方法與創意的啟發進行創作,將生活中的觀察透過有系統的設計概念進行實質創作過設計觀點創作出的文創商品、進而發現設計的美、及提昇造型表達能力.課程計畫...
教授課程對象為技術型高中綜合職能科(輕度智能障礙類學生)一年級14人,學生已於第一學期閱讀過安妮新聞,對於安妮新聞接受度和喜愛度高,故搭配英語文規劃「Clothes」單字教學活動結束後,搭配本期刊物,補充衣櫥小歷史及當日穿搭內容,除閱讀文章外,並補充文章內所出現英文單字,並利用平板完成線上學習單填寫。 再利用第6、7頁Paper Dolls素材,讓同學利用現有物件自行為...
讓高一的學生從安妮新聞中認識台灣文化流傳下來的鬼怪故事,學生可以從插圖中觀察鬼怪的外型特色以及從文字中了解鬼怪與在地文化的關聯,因為許多台灣妖怪的傳說是為了警告人們留意身邊危險的地方,或是將歷史故事加入鬼怪傳說增添神秘感,勾起學生深入探索的好奇心。 在創作之前讓學生做了一個網路上鬼怪的心理小測驗,測驗結果會出現一隻台灣的鬼怪說明,引起學生的創作動機。 本次課程讓學生先了解鬼怪與生活、歷史、自身的關...
聲音是經由人耳的構造,經過多次的能量轉換,最後由神經傳入大腦產生聽覺,人耳所能聆聽的頻率是有極限的,有些聲音聽得到,有些聲音聽不到,當我們靜下心來,是否能聽到平日聽不到的宇宙之聲嗎? 閱讀報紙後,聆聽一行禪師的生活指引,跟著老師學會方便靜坐,讓感官獲得片刻的沉澱與休息,在忙碌的校園生活中,認真呼吸、放鬆腦袋並學會好好走路,練習讓自己的心更專心。放學後參加一場Max Richter的音樂會-可以邊聽...
透過《安妮新聞》為媒介不但能啟發同學對於美的認知,更能旁徵博引的引介國內文重要的新聞給學生。授課教師為國文教師,為提升學生在校定必修課「閱讀與表達」的語文能力與相關素養,教師同時也搭配《SDGs議題國寫指南》(龍騰版)一書作為教學素材,讓同學根據目次選出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分別是「消除貧窮」、「消除飢餓」、「良好健康與福祉」、「優質教育」、「性別平等」、「潔淨水與衛生」、「可負擔的潔淨能源」與「尊嚴...
以《安妮新聞》的排版設計,引導學生思考刊物製作一份刊物需要注意的事項。
質感是物體表面的性質,可透過觸摸或視覺體驗感受。學生製作聖誕巧克力球,探索不同質感。食物搭配物品的構成與質感,創造視覺美感的時刻。
透過安妮新聞雜誌,讓學生有獨立創意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美學力、設計力、科技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透過過程更產生學習遷移的外擴效益。
本節課將閱讀聆聽特刊《聽聽看,這些聲音來自哪裡?探索臺灣聲音地圖計畫》單元結合美術課本中提到的木村奶奶拼貼畫技法。
本次「安妮新聞」的課程活動, 主要是安排在這學期多元選修-跨領域工作室課程中的「排版應用」單元。
本課程挑選出不同期別《安妮新聞》內容,對應到不同的項目的SDGs目標,讓學生主動閱讀與思考問題。
本課程希望藉由觀察普通報紙、安妮新聞,讓學生了解報紙的結構與分類、觀察與比較兩者不同之處後,發現安妮新聞的美感與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