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質感指的是對象物的表面性質,可經由觸摸或視覺經驗的聯想而臧受到;其次是引領學生嘗試不同質感的戴受。接下來針對自己喜歡的人,在聖誕節時製作各種質臧巧克力球;最後引導到生活中各式生活物品質感的討論。巧克力球裝在紙盒中送人或是在午茶時光盛裝在碟子或盤子裡,食物在物件的構成與質感上搭配能激盪出視覺嚮宴的美感時刻!

美感預期成果

  1. 透過運用各種不同材質的物件,做出心目中想要的質感。
  2. 能夠清楚分辨不同材質的感覺與差異, 並清處的用語言表達此一美感課程單元最終的成果是學生自製的食物器皿, 可以配合活動做出符合情境考量的實體作品,落實美感於生活, 開啟對器皿的質感另一個觸覺與視覺美感的感知。

教師課後省思

第一次嚐試全年級都上美烕,真的是耗損了我非常多的體力,日日都在煮巧克力麵糰(下次再也不敢了)。
當然, 在煮巧克力麵糰之前實驗了很多次的煮法(因為失敗很多次,不是太軟就是太硬…失敗的原因很多,除了各家品牌煉乳成分不同,乳化成度的快慢也不同總而言之,是需很多耐心來嚐試新的事物)。
一開始學生大多能注意學習的重點,也因為帶零食來教室上課感到新鮮有趣,參與度很高。成也零食敗也零食;焦點都在零食導致器皿的質感失去了關愛的眼神。
因為擺盤的容器選擇有些有形狀和大小的差別, 學生如果未能注意到食材的大小形狀,沒注意就會把空間填滿, 不然就是空白的地方太多整體無法整體考量,未能完全掌握到空間配置的完整度。
值得開心的事,是質感採集的過程中大家都注意到磨石子的質臧佔了校園大部份的地面,本來是要做各式質戚巧克力的,最後却都完成了「磨石子巧克力球」,當然也可能是教師提供的素材不夠多元,或許學生就能有更大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