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用設計與自然對話-Kuso生態精靈標誌

核心概念
  • 走入社區公園認識生活中自然生態資源,發現人與公園的關係。
  • 學習文案構想:從問卷提問、收集議題,搭配KUSO標誌與諧音梗,設計關照公園的【標誌作品】。
  • 使用【學習單】練習圖文圖像化、幾何化的排版組合。
  • 從標誌實例發現運用點線面構成的方法與構成原理,實作表現。
美感知能
  • 透過視覺觀察發現生態之美與圖文構成的組合感受。
  • 練習圖文圖像化/幾何化/簡化/美化,其排版的美感可能?
  • 使用構成原理,了解點線面圖文排版的技巧。
  • 結合環境教育活動,讓學習融入生活中-設計生活中的KUSO標誌。

課程概述

從圖像或影片認識構成,觀察生活物品是否有加入秩序、比例、律動、反覆色彩等元素產生美感?關注生活中標誌設計,感知容易閱讀或被吸引的圖案或文字造型,培養美感的觀察與判斷力。與新莊社大塭仔底濕地公園志工老師跨域合作,帶領學生走讀學區公園的環境生態,並進行觀察5W提問記錄園區設施、生態點滴趣事,參考高美KUSO標誌與諧音梗資源建構設計思路,邀請學生發揮奇想創意文案,以關懷幽默開朗的心態,設計KUSO 園區標誌;讓民眾感受公園生態與幽默藝術生活之美。最後互享標誌設計的作品,評選有趣合宜的美標誌,彼此分享回饋,將作品運用於公園中。

美感預期成果

  1. 讓學生在體驗構成設計的過程中對於圖文結構有深切的感受性。 
  2. 透過實例作品,發現色彩、構成與美感的關係。 
  3. 從學區公園的認識,自我生活圈與自然的對話,發現關心對象,學習運用圖文構成表達。 
  4. 了解圖案設計的演變發想,從圖像化、幾何化等練習圖文設計技巧。 

教師課後省思

一、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1.    進行8個七年級班級塭仔底搜密課程,將遇到不同社區志工帶領方式,將有不同學習的內容。 
2.    行前已告知學生學習任務需上傳採集照片5張。 
3.    若當天沒帶手機:可以跟同學借手機拍攝或以網路收集資料(須註明圖片來源)都可完成任務作業。 
4.    公園走道較狹小,事前已進行分流分組,希望每位學生都能更專心參與公園認識。 
5.    戶外教學遇到2次下大雨,當天臨時取消延期舉行。 

二、未來的教學規劃,可作為課程推廣之參考:

下學年持續與新莊社大合作生態走讀課程,下學期計畫加入清除外來種任務工作,再延伸植物染創作課程。或加入引水道、護樹根、昆蟲旅館等實作體驗,從做中學,更能體會與公園的互動關係…,暑假已開始討論下學年持續與社大合作的課程內容。 

課程規劃
  • 01
    標誌有藝思

    1. 體會日常生活中的構成,以標誌作品為例從觀察中發現圖像意涵將連結生活經驗,建立符號識讀、應用概念與視覺感受;參閱高美創意與諧音梗資源,從生態公園可用的素材連結生活經驗的多元題材進行創意標語設計;舉例如在榕樹旁看到「小心氣功」的標誌,提示對園區的觀察。孩子留在公園的問題,豎立「禁止野放」標誌。在湖邊「嚴禁泡湯」的標誌;KUSO標誌,令人會心一笑,增添生活樂趣。
    2. 安妮閱讀Vol. 02生物演化史-台灣都市常見動物、QUIZ海克爾:人的系譜 (許多生物分類和演化過程都是想像來的) ,增進對動物的知能也參閱動物,如何圖像表現…
    3. 主題攝影練拍:以植物為對象,使用特寫鏡頭,練習拍下主題植物特徵。

  • 02
    塭仔底初探

    1. 行前認知與準備…
    2. 化身一隻鳥將有什麼視野/角度看到塭仔底濕地公園?
    3. 認識塭仔底生態風情與發展
    4. 認識動植物與植生桶
    5. 護樹根方法:防止樹木幼苗,割草時被剪除(材料牛奶罐、PVC管、黑色塑化布:可抑制樹木底部雜草生長
    6. 引水道:石頭護圈一防止泥土流失
    7. 分組選擇:植物/昆蟲/鳥/設備

  • 03
    塭仔底搜密

    1. 公園生態導覽/發現與紀錄。
    2. 分組主題:鳥類.樹/護樹根.水生植物.昆蟲/蜂+蝶.設備(導水溝浮島)
    3. 新莊社大溼地志工老師分流走讀用五感探索生態元素與討論:從鳥類、樹/護樹根、植物、昆蟲,拍攝並記錄。
    4. 有刺樹木:魯花樹:保護自己的機制,例如硬刺、毒素等、都是正常的自衛方式。
    硬刺或身懷植物鹼(生物鹼),令動物咬食時變得難吃、難以吞嚥或摘拾者有針刺、臭味刺激等威脅有不方便的感覺,或擬態身上有分泌物黏液屍臭味等等, 讓入侵者知難而退之效果)沙盒、食茱萸(刺蔥,鳥不踏,樹幹有刺)
    5. 不對襯葉子:榔榆、黃連木
    6. 觀察護樹根不同材質設置與醉心是用木框/小木棍束一木框內可堆放乾葉子,也做為堆肥。

  • 04
    圖文新構成

    1. 說一個故事,觸動對方:分享歐米綠、蕎豆範例
    2. 標誌實例分析:分辨點、線、面、綜合表現、擬人化與守護神象徵意涵元素的標誌設計。說明擬人化-視覺人性化-穿著西裝、繫上領結的猴子正啜飲著手搖杯。
    3. 運用塭仔底生態精靈創意學習單進行簡化造型的LOGO設計。
    4. 提供平板讓學生收集資料。
    5. 提供相關主題書籍《一日、一花、一色》、100種LOGO模組…簡化動植物圖文實例,有助標誌設計的參考。

  • 05
    梗文案發想、Kuso創意標誌

    1. 參閱 Kuso標語-台南諧音梗招牌。
    2. 愛用諧音梗的原因?用創造吸引人。
    好記。希望帶來好兆頭(吉祥話)。
    表現台灣人有點害羞熱情的幽默感。
    3. 文案發想提示融入公園裡發現的問題,不是只為了做梗圖。引導意念兼具創意邏輯,引起觀者感性的一面,還能讓人用理性輕易解讀。
    4. 以學生的角度提出問題與社區關懷。
    5. 構思主題式的Kuso標語。 畫出符合Kuso標語的圖文設計…
    6. 避免惡搞,涉及商業行為恐挨告;應拿捏分寸,避免詆毀原作或特定人。

  • 06
    Kuso創意方圓生態LOGO

    1. 提供方圓紙材參閱進行定稿繪製。
    2. 引導學生整體性設計:參閱前兩次的設計稿配合方圓規格,表現完整構圖的主題造形與色彩意涵。
    3. 上色並修飾完整性。
    4. 評量與拍攝作品。
    5. 說明統一在白紙上拍攝,須注意光線與陰影,將作品拍正。
    6. 上傳線上Padlt展覽空間。

  • 07
    作品分享

    1. 學生賞析分享與回饋。
    2. 評析Kuso標誌是否適合放於塭仔底公園中?
    3. 回饋與自評。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