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台灣的地方傳說及文化,培養整合分析能力、並提升數位創作能力之複合能力。
以安妮新聞第六期延伸至藝術家描繪瘟疫時代作品,引導學生從疫情色彩聚焦至日常上學路,歸納五城色彩。
搭配安妮新聞情緒主題,使用卡牌輔助,以仿和諧粉彩形式創作,並文字描述感受。
透過安妮新聞第十期情緒篇章,帶領學生讀報,提醒學生思辨內容,認識情緒,了解圖騰、文字、紙的起源與關係,並練習寫美術字 POP,最後讓學生反思與創作自己的情緒圖卡。
思考生活中會用表情符號取代文字,從圖案與文字、文化的關係、自己的關係這兩個層面來探討圖案文字與生活間的關聯。
經由色彩心理學,讓學生了解「顏色與情緒」的關係,再以撕貼作品解構當下情緒
使用安妮新聞第十期 p2-p3、p6-p7,搭配綜合課的情緒觀測站以及自我探索的單元進行自我情緒探索的延伸教學活動。
經由安妮新聞卡牌遊戲進行聲音表情的練習、劇本設計分組進行偶戲呈現。從中學習不同文化背景的偶戲特色。
透過常見紙張作為材料質感製作選擇,思考「椅子」造形結構與構造功用延伸的可能,引發學生想像椅子造形結構特色,以及結合馬達功能作為未來椅子構造的可能發展。
引導議題的延伸討論,鼓勵學生口語表達,說出自己的心得並分享經驗
將各期主題內容概略介紹,並設計課程學習單,心得發表個人最喜歡的單元
認識報紙構成,運用報紙中有趣且具美感的小遊戲引導學生表達情緒
試著用各種圖文、符號來表達「情緒」的種類,並了解情緒創作手法與作品的藝術性
透過學習單與水彩技法,刺激學生創造有機微生物的樣貌並創作一個想像的培養皿
透過薩提爾冰山理論、藝術家自畫像的認識,完成自己的自畫像創作
利用AR擴增實境軟體將手繪的寵物轉立體,並為設計的寵物選擇適合其生活的環境
了解冷暖色調及圖案所帶來的感覺,再利用臉卡引導表達當天的情緒感受
愛地球成為人人的責任,如何保護地球?如何愛地球?改變世界要從「小」做起
透過ORID討論,揣摩報紙中的人物心境,進而回到自身經驗的分享
透過GarageBand創作情緒的樂曲,藉由創作音樂了解情緒的傳達、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