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從電影、MV、廣告影片發現構成的關係,觀察生活體會物品的擺放加入秩序元素可構成美感。關注生活中的路標、招牌或馬路用字,感知容易閱讀的字體與排版。在書寫文字的過程中認識各家書法字體構成--對稱的篆書、不對稱但平衡的行書與草書、以格線分割的楷書,發現文字因留白、比例、律動、秩序等布局產生不同視覺結果,培養構成美感與否的判斷力。
關注校園文字的設計,分析是否合宜?累積關心環境美感的實務經驗。練習校園文字實作--模範生海報設計:先從名字改造開始,折解或重新組合文字造型。再加入文宣小字練習主從的文字排版,創新文字閱讀的可能;學習適切好閱讀的文字設計並加入美感,能運用在生活中。在生活觀察且發現文字構成的重要性後,由個人姓名延伸至生涯的自我探索,從設計姓名文字,到將自我的文字描述排列成一幅「字」畫像,最後互享文字設計的作品,評選合宜美文漾,請同學分享心得,其他同學再給予回饋。
美感預期成果
- 讓學生在體驗構成設計的過程中對於文字結構有深切的感受性。
- 透過報章雜誌剪貼排版,發現色彩、構成與美感的關係。
- 從姓名文字認識家長期許、探討自我,並運用姓名文字編排,展現個人特色。
- 了解文字演變,從圖像化、幾何化等練習文字設計技巧。
教師課後省思
(一)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1.對於構成原則已在之前課程學習過,但說明時還是感覺到部分學生對名詞陌生,不論在班級符號設計,或剪報排版練習上,需有實際範例才能讓學生明瞭並激發嘗試。
2.使用報章雜誌甚至考卷上的現成印刷字體,剪下進行重組排版,容易達成構成原則建立自信心。
3.以同學自己姓名進行文字改造,讓同學感受到創作自己作品的歸屬感,更願意自發進行,圖像化的聯想成果也令人驚艷。
4.學習單預設造形尺寸讓學生在有限的比例關係中也能發現文字構成的影響元素,且在空間概念中發揮更多元的編排變化。
5.當自己的創作作品實用化,如姓名徽章、像素名牌,學生展現極大興趣和參與動機,在前置設計發想過程中有未完善的部分,在看見同學實際成果後,學生能立刻激起創作慾望,自發製作作品,並主動約課餘時間完成作品。
(二)未來的教學規劃:
在八年級上學期適合進行「文字構成」的課程,正逢上學期有模範生選舉活動,有文宣設計事宜需求讓學生實地構思文字運用在生活中,也提醒大家更關注到生活中文字的使用,自己的作品也更容易使用文字構成設計。尤其八年級童軍露營的隊旗也有數字設計,讓學生發現文字或數字的構成思維即可創造許多美感的視覺風景。
(三)可作為課程推廣之參考:
可考慮展出同學的作品,讓全校一同欣賞大家,文字設計與構成的有趣。
-
01構成有什麼
1. 觀察和體會日常生活中的構成,構成無法不在
2. 融入【隔宿小隊旗】設計 -
02有構好閱讀
1. 字型散步,剪貼報張雜誌拆解文字
2. 文字符號,符號由來與文字演變,六書、象形文字 -
03文字有構美
1. 文字創作,介紹藝術家作品
2. 文字雲產生器,設計【個人姓名徽章】 -
04文字新構成
1. 點線面結構之文字設計的方法,使用【學習單】練習文字圖像化、文字幾何化、文字排版成圖...等
2. 像素化設計,製作姓名編繩、個人標誌拼豆 -
05我的文字風景
1. 自我探索,生涯發展面面觀
2. 以文字排版概念實作作品【字畫像】 -
06作品分享
學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