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觀景窗故事集

核心概念
  • 藉由三折頁設計,使攝影練習整合為學生個人的故事表現。
  • 使用不同質感的透明/半透明材料表現天氣。
  • 心覺(回憶、想像)的再現。
美感知能
  • 觀察校園環境、教室窗景、天氣氛圍、畫面構成。
  • 練習攝影構圖、切割紙張、紙扣設計。
  • 創作與體驗三折頁、剪影效果、紙張質感。

課程概述

坐在教室中,不經意地瞥向窗外時,看見了什麼呢?——這是學生時常經歷的片刻,也是曾為學生的我們難忘的瞬間。

觀景窗故事集的窗有兩層意涵,一是攝影課時取景的「窗」,二是學生想要詮釋的「窗」。每扇窗都是一個故事,在某堂課走神、突然做了白日夢、期待下課鐘響的心思、想到重要的小事……都是這個年紀獨特的記憶。因此,構成畫面與回憶是本課程第一個課題。

回想校園生活時,一定難忘當下的氛圍。明湖國中位處內湖區,近半年的雨季是學子的日常。雨唏哩唏哩時,可以看到許多急促的直線,漸漸隨著降落的過程消逝;雨嘩啦嘩啦時,平日清晰的景色罩上濾鏡,皆被潮濕暈染灰色的調子。晴朗的時候,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更顯明亮。天氣是一個地區的質感;而凝視景色是心情的質感。因此,為景色的窗選擇合宜的質感是本課程第二個課題。

將凝視的景色藉由構成與質感,成為深具個人經驗的表現,用五感寫下一篇篇故事集。

美感預期成果

  1. 藉由不同學習任務,擁有更多構成的經驗。
  2. 質感的初步探索。
  3. 五感的感知與統整練習。
  4. 心覺的再現。
  5. 連結重大議題:環境、生命、科技、閱讀素養。

教師課後省思

  1.    教師觀察到:儘管實施課程的學生普遍擁有個人手機,或是在校內許多課堂中具有使用平板的經驗,但不等於他們熟稔平板的基礎攝影功能。攝影基礎功能的練習以及常見構圖法的運用,能讓學生在實作中提升信心並體驗樂趣。
  2. 相印機洗照片速度有限,教師須利用頗多空堂時間協助全數輸出。但在課堂中能即時輸出缺少的照片(例如:學生於拍攝進度節次請假,可當下補拍照片並輸出使用),使課堂節奏順利進行。
  3. 學生擁有113-1美感與設計課程的經驗後,在使用筆刀上轉為順手,雕刻效果大幅進步。
  4. 學生對於窗戶質感的選擇十分有興趣,挑選玻璃時,皆能仔細比對,思考適合的重要性。
  5. 三折頁的設計可以引導學生「畫面層次堆疊的思考與感知」,學生在最終欣賞作品時有發出讚嘆者!
  6. 學生在113-1美感與設計課程有「構成」的學習經驗,在此次的課程中,再次以「構成」為核心,進行更多面向的探索,並加上「質感」的初步練習。教師認為此為可在未來延續的作法,逐步增加構面的運用,使學生擁有整合美感的能力。
  7. 原訂進度讓學生於三折頁的背面寫下自己的「觀景窗故事集」文字內容,因課程後續安排在期末未能實施,實為可惜之處。建議未來增加一堂課,使學生以文字記錄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深化美感的思考,讓課程更為完整。
課程規劃
  • 01
    構成概念:談一點攝影-1

    1. 引起動機/美感有感,思考想法:從教室內的窗往外看的時候,你在想什麼呢?校園中,最讓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哪裡?
    2. 教師說明課程「觀景窗故事集」的意涵。
    3. 生活中的攝影經驗。
    4. 教師發下自編講義學習單,引導學生藉由例子,分析畫面的構成方法。

  • 02
    構成概念:談一點攝影-2

    1. 延續上週進度,完成講義內容。
    2. 教師說明校園拍攝規則。
    3. 教師說明平板使用規則。
    4. 學生加入Google Classroom,方便暫存未來拍攝的作品。

  • 03
    畫面構成:拍一瞬校園

    1. 本日任務:拍攝自己覺得美的景色。
    ① 使用平板拍攝,活動範圍為一樓。
    ② 保持相片原本色調,勿過度修圖。
    2. 學生領取平板後,分組於校園內行動。
    3. 教師於校園間巡視,隨時協助學生討論。
    4. 下課前十分鐘返回教室,學生將今日的成果上傳至Google Classroom。

  • 04
    再次構成:加一道身影

    1. 本日任務:請拍攝一張半身或全身照,將自己的身影放入上週挑選的一張照片中。
    2.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的重點:
    ① 你的「觀景窗故事集」要說什麼故事?
    ② 加入人物後,如何與景色產生適合的互動?畫面表現是偏向現實,或是帶有想像空間呢?
    ③ 人物將以剪影呈現,其動作與姿態如何反映畫面的氛圍?例如:玩耍地跑過窗前、趴在桌上瞥向窗外……。
    ④ 人物拍攝時,如何強調輪廓線,使剪影的效果更加明顯?
    3. 學生分組進行人像拍攝任務。
    4. 下課前五分鐘,返回教室。將今日的成果上傳至Google Classroom。

  • 05
    彈性調整週

    視各班進度調整此堂課進度:
    ● 總節數為7節之班級:
    1. 平板修圖教學。
    2. 分組使用相印機輸出相片。
    ● 總節數僅5節之班級:
    1. 第4節課直接挑選照片,課後由教師協助輸出。

  • 06
    質感思考:剪一道窗景

    1. 先備知識:113-1美感與設計課程後,具備安全使用筆刀的知識與技巧。
    2. 學生製作「觀景窗」造型。
    ① 學生領取「拍一瞬校園」、「加一道身影」照片各一張。
    ② 紙張統一為黑色。
    ③ 製作三折頁架構:封面、封底、內包頁。
    ④ 封底:貼上「拍一瞬校園」作為背景。
    ⑤ 剪出封面卡扣,割出內包頁扣住處。
    3. 進行人物剪影雕刻:
    ① 學生將描圖紙置於「加一道身影」照片上,以鉛筆描出自己的身形輪廓,並轉印至封面頁。

  • 07
    美感整合:寫一段故事

    延續上週進度:
    ② 教師引導學生注意人物比例,以及輪廓線的表現。可適切強化剪影的線條。
    ③ 封面頁去除背景範圍後,人物剪影需和邊框之一相連,使三折頁折起時,人物不會掉落。
    4. 割出班級教室窗戶造型。
    5. 窗戶的質感思考:這個窗景是什麼天氣,晴朗、陰天、下雨?
    6. 整合自己的觀景窗故事集:
    ①內包頁:選擇合宜的質感,表現窗外的天氣。例:透明投影片、厚霧面片、水波紋片。
    ② 封面:修飾人物剪影。
    ③完成後,折起三折頁,扣上紙扣固定。
    7. 作品分享。

林雪倩
臺北市立明湖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臺北市立明湖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