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本課程單元課程「儀道・光式」,設計目的在培養創意,同時增強同儕間的情感共鳴,主要的課程內容設計是透過 「儀式感結合儀典」培養學生對儀式的理解和情意投入,提升對生活的滿足與積極正向態度。由認識多元文化的儀典典故,帶領學員如何利用環境設置(如燈光、音樂、道具)來創造儀式氛圍,並學會如何在場景中增強儀式感,使其莊嚴或愉悅,並且從中學習創造出「有序的美」。教導學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小儀式,幫助他們建立習慣,提升生活質感。
課程目標
- 理解儀式感的意義:學員能夠清楚理解儀式感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不同文化和生活中的象徵意義,並認識到儀式如何塑造個人和集體的情感體驗。
- 增強對自身文化及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養多元視角。
- 熟練運用所學技能設計有儀式感的活動場景,掌握如何通過空間、音樂、燈光等手法營造特定情境的技術。
- 能夠運用創意設計出不同情境的儀式,具備策劃、準備和執行的基本能力。
- 真正將儀式感融入到生活與工作中,實現情感與文化的共鳴和傳承。
教師課後省思
- 部分學生對儀式感與活動的差異性不清楚,未來教師可以再多舉幾個日常生活的事件與透過儀式設計的差異性,加深學生對儀式感的感知力。
- 因為融入的指導和討論較弱,可以跨領域與音樂表藝老師合作。
- 課堂的討論時間較多,學生的創意表現,非常豐富多元,可以再調整增加操作時數。
課程規劃
-
01上課囉!儀式感的⼀堂課
學生閉眼聆聽教師準備的頌缽音樂,讓自己心情沈澱。
學生排隊領取並且安靜的品嚐教師為他們所泡的茶。
閉眼聆聽聲波和感受茶的氣味在齒間流串。
寫下今天想給自己的一句話。 -
02儀式感與⾃然的關係
簡報教學帶領思考什麼情況會出現儀式︖儀式可以帶給我們什麼感覺和影響︖以孩童的祝福為例,不同民族出現的儀式樣貌是什麼︖
-
03⽇常與非⽇常的儀式感
以⼩組進⾏,抽取報告的主題儀式樣貌。分析主題儀式的情境、物件、意義,進⾏分享。學⽣列出⾃⼰經驗中的儀式感,進⾏分享。
-
04意涵⼩物
準備⼀個祝福⼩物,以回收考卷,製作⼿抄紙(紙漿中加入⾃⼰採集的花草)。
採集校園的植物當作包裝的裝飾素材。
為⾃⼰準備的祝福⼩物,寫上祝福話語。 -
05⾳韻之禮
教師播放儀典的⾳樂,學⽣透過聆聽的⾳樂,將感受以植物象徵排列表達⼼情。學⽣⽤單純的字句,寫下感受的情境。
-
06儀式感的氛圍元素
學⽣練習表達及規劃儀典的程序。
學⽣練習描繪儀式象徵物擺放的構成氛圍。 -
07小儀式大幸福
學⽣⼩組任務分配儀典準備。思考佈置的主視覺⾊彩,象徵物與整體的關係,儀式開始和結束的程序安排,透過儀式準備的過程,彼此間的友誼關係有什麼變化︖有什麼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