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在這學期新媒體藝術課程中的「排版應用」單元,請學生先閱讀第 8 期的安妮新聞,並特別說明排版與視覺感受的相關。
本課程利用安妮新聞之文章,引導學生各別發想出來的「文創公司形象」,思考該文創公司應有的企業標準色。
以版面編排練習為主,完成個人名片與履歷設計。透過好版面與壞版面分析比較,理解什麼是好的溝通傳遞訊息的版面設計。
運用安妮新聞的文字引導,紀錄自己覺察到的情緒事件,寫下自己的生理反應、表情和行為表現,並與同學分享
搭配安妮報紙第十期:「看圖說情緒」,讓學生透過視覺符號與文字敘述,適切地將情緒表達出來
透過閱讀安妮報紙的文章版面編輯設計等,讓學生發現何謂好的編輯,試著研究推敲出版面設計佳的原因。
引導學生如何閱讀一份刊物的角度,切入討論安妮新聞報紙的質感 與版型設計
學生探訪新港地方美感與文化故事,並應用比例與色彩要素於新港旅行書的製作。
解讀設計藍圖,材料的發展史為文明發展史同步的結論,發現新大樓在構成上的設計思考。例如玻璃的使用,例如採光與自然風的關係。
藉由生活中的物件觀察,使學生發現比例對美感的影響,並能覺察比例和自己息息相關,提升學習動能。
課程先以團隊共創,決定研究主題〈 〉(註),再於設計思考脈絡底下,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整理情報,以及對事物產生新的理解等,再經由各種活動導入點線面構成並累積創造力。
本單元著墨學生先發現與觀察日常生活比例,一開始希望學生在這個學習階段中了解比例構成與環境生活尺規以及美感構成的關係,我們在課程規劃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分組討論和紀錄人的比例尺度。
本單元以色彩為課程主軸,目標在「色彩的表達--以顏色的細節化變異和組合發現色彩的表情關聯」,找到適合而不只是最喜愛的搭配,發現色彩的各種可能與變化,實踐「屬於我的色彩配置」。透過練習,養成日常生活關注色彩的習慣,建立色彩美感自信心與討論能力,達到色彩素養的第一步。
學生使用各色便利貼,找出文章脈絡後,繪製資訊平面設計的對開海報,並上台分享。
學生利用安妮新聞報的色彩搭配、圖文比例,製作介紹藝術家或藝術團體的報紙。
學生藉由安妮新聞報的情緒圖卡,尋找元素美感,融入自我情緒並加以描述。
以安妮新聞的圖文理解,增進閱讀能力、資料呈現的要領,編輯紙上策展作品。
能觀察到安妮新聞的版面配置、色調搭配,以及報紙的質感表現。
希望學生學習構成的概念,使生活中的擺設,不論是實用或裝飾,都能夠有合宜合度的美感表現。本課程採用建構主義「做中學」的概念,透過簡易的美感學習工具進行構成美感小實驗,據此整理出個人的構成形式模組,並以「色彩構成」為主題,將構成概念靈活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藉由剪報重新排列的方式,讓學生學習版面編排,使其兼顧閱讀性與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