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資訊課「媒體素養」課程,引導學生閱讀安妮新聞,從中思考新聞現象可能造成的影響。
結合校園桃花心木落葉季,進行校園野餐的餐墊擺設構成活動,體驗生活之美。
以《自然界的藝術型態》為例,學生從中選擇喜歡的生物圖騰,創作自己的生物圖騰及星球。
提取校園色彩意象,讓學生理解校園規劃需以環境為思考脈絡,增進美感意識。
藉由安妮新聞認識報紙版面排版、討論封面照的拍攝,藉由封面照的製作,自我沈思與理解。
陪養訊息的觀察與感知,分析不同訊息傳遞方式的精確度,再練習用色彩表達情緒。
讓學生從認知「自我之美」出發,以色彩去聯想、身體姿勢去感知,眼睛去觀察、感受,思考和這個世界的聯緊,再用自己的領悟感知去創作一件代表自我的圖文海報。
利用 canva 的線上學習單,以探索自己為主,找到自己嚮往的未來職業。
認識藝術批評的步驟,了解每個步驟的重點,再運用 canva 製作反童工文宣海報。
培養媒體識讀,分辨文章報導的真實性。
用安妮新聞去連結現有的視覺課程,製作方框畫並結合成一個完整畫作。
仿作安妮新聞中的迷宮,透過校園中的昆蟲植物去設計一張校園迷宮。
透過報紙外觀、內容比較,觀察安妮報紙的特色,也藉由閱讀找出自己最喜歡的版面和內容。
以顏文字表情貼、太空奇想圖文排版兩類型課程帶領學生理解不同的表達方式。
蒐集各種質感的廢棄物,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質感星球,創作媒材盡量以生活中廢棄不用,回收再利用為出發點創作。
運用校園探查的色彩知識,初步應用和諧的色調與衝突的色調做不同色彩比例的實驗,進階轉化為創作「手織掛飾」的美感經驗。
盤中的食物色彩與構成練習熟悉之後再擴展周邊相關用品與擺設的設計規劃,使學生體會有系統及整體風格的美感概念。
引導學生發現碎形的自我相似性和排列數列的規律性,從藍染的紮染所呈現的圖像中讓學生去觀察與碎形的對應關係。
透過顯微鏡頭觀察放大自然物件的質感,欣賞質感的紋理的美,並加以模擬製造後,使用其作為創作的元素,進行燈罩的創作。
帶入綠色包裝與環保概念,以垃圾減量為訴求,從生活中的外帶包裝設計進行研究課題,發想如何讓整套餐點,可以一「紙」搞定提著走,優雅地享受外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