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教育的培力|

從自己的感官出發,在世界之中深入過去、現代與未來,從中發現自我的內與外,發現自身與他人的差異

王鼎銘老師與曾成德老師之個人照


王鼎銘

美國⾺⾥學科學技術教育博,現任國清華學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數位藝術教育與圖像思考學習等。

 

曾成德

畢業於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碩士,現任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主持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科學中心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講座教授。(攝影-謝定宇)


 

身穿藍色踢恤的女學生在美感課程中用平板拍攝畫面

學習本身會帶來一種經驗的改變,可是學習者如果無法覺知這份經驗的轉變,便可能還是被動的

 

學/習、抽象/感知:兩種不同的認知路徑

曾:我想先從「培養自主學習的關鍵是什麼?」開始,或者從你的領域、經歷,包括你身為大學教授、父親以及曾經是學生的身份,你如何看待自主學習的方法,如何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機(motivation)?

王:從我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學習經驗來看,我覺得學習本身會帶來一種經驗的改變,可是學習者如果無法覺知這份經驗的轉變,學習便可能還是被動的。如果被動的學習經驗持續的話,很多人會認為那就是學習成就。但是,學習經驗的持續並不來自於考試成績得到肯定,那是外在的;相反地,學習經驗的持續應該來自於內在,因為內在經驗的察覺才是可以讓學習持續下去的因素。我覺得傳統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學科的教學,強調的是學科知識的灌輸及重複性的記誦,往往是先讓學生學習一套理論、定義,企圖為學生建立一套認知的框架,再讓學生自行探索、印證,以致老師時常扮演主導的角色,學生則是處於被動的角色。但是,這樣的學習,學生總是不明所以地學習了一套抽象的語言,而無法明瞭其中的意義、也不知道要如何印證,甚至如何能映照自身的經驗,以致不少人在探索的路途中迷走、乃至因挫敗而中止。因此,學生要試著找到自己「內在」的動力,支撐自己學習下去。

曾:學生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這點很關鍵。在中學階段,其實很多學生,包括在座的你我,過去可能都會背數學公式、三角函數,也知道如何解題,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習、又為何而戰。因此,我想問的是,那麼學生要如何從一般學科建立自己的學習經驗,以及找到自己的「內在」經驗,或者該怎麼找到?

王:剛剛提到的學科教育,往往是「先學後習」,這固然是期望培養學生抽象思考能力,卻未必適用於全部的學生,也未必是唯一的路徑,因為學習未必都是「先學而習」,而是有另一種顛倒的路徑——「從習到學」。這類似於杜威(Johh Dewey)所謂的「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概念,讓學生與生活環境產生。學生可以透過這樣的「做中學」,在過程中經由身體感覺(sense)習作的體驗,產生屬於自己的知覺(perception),進而逐漸形成某種智慧(intellgence),同時就可能成為自己持續學習的動機。如同安海姆(Rudolf Arnheim)在《視覺思考》(Visual Thinking)中的提醒:「人類是有感知能力的」,而知覺並非被動載錄外在的物質世界,反倒是一種主動的關注。從「感覺」、「知覺」、到「智慧」的認知過程(cognitive processes)就會形成屬於學生自己的內在經驗與動機。這樣的內在經驗,便有別於無法從抽象理論對應到具體的經驗的困境,而是讓學生主動地從現實中具體的經驗,形成認知、真實經驗,並同時認識自處的世界。所以,有些學生適合先學習理論再去應證,但是有些學生其實適合從實驗「做中學」。

 

學科、知識歷史的引路人

曾:這就是為什麼化學實驗在高中這麼重要,學生從實驗中才可能覺知與建立自己的經驗。剛剛提到的部分似乎從一個比較廣的角度切入,我想往下延伸,如果是以老師的角度,你覺得老師要扮演怎樣的角色,或者如何幫助學生建立這些學科的學習經驗?

王:當然,剛剛提到的兩種學習路徑未必是衝突,學生在其中也都可能產生挫折,因而更重要的是老師扮演的角色。老師應該要充當引導者,更明確的是引導學生整合抽象思考與現實世界。因為任何一個學科都有其歷史,所以對於這些學科內抽象的理論語言,老師必須提供學生探索歷史的機會。例如,化學這個學科,可能是濃縮人類過去幾百年所累積、歸納的知識,如果只是告訴學生已被歸納的化學知識,而無法讓學生了解知識被建立的原初與過程,那麼學生便無法切身的「知覺」這個知識。因此,如果老師能夠說明,並且帶領學生回到18世紀化學家是如何在空氣中發現氧氣的歷史場景,讓學生體驗同樣的實驗,了解當時化學家所面對的問題,以及如何思考與解決問題,那麼學生才有可能沿著歷史的軌跡理解當下所學習的知識,因為認識世界也該包含人類走過的軌跡。當學生經由模仿與重複,體驗了同樣的實驗,就沒有所謂的要不要自主學習,因為當學生知道過去做了多少不同的實驗與行動,這體驗就形成了他的內在經驗,就有可能在這個既有的知識基礎,向前邁進。

 

用工具輔助,延伸「感覺」

曾:鼎銘老師給了高中老師一些帶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方法,透過知識的歷史與實驗還原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甚至啟發學生。想請你繼續補充這部分相關的想法。或者另一個問題,如果對象是學生,你覺得他們要怎麼習得(pickup)自主學習?有沒有什麼可以幫助他們自己練習的方法?

王:我是1992年回到臺灣,開始在藝術設計系教授影像處理的課程,當時影像處理還很新,也不同於當時學生的繪畫思考習慣。學生習慣從構圖、著色、空間形成等步驟完成繪畫的構成,但是影像處理正好是相反過來。這問題讓當時的我非常困擾,要如何讓學生理解影像處理?要如何讓他們經驗這樣的概念?最後,我請學生先離開教室,到校園各處拍攝他們自己認為校園中最美的地方與最醜的地方。最後,我從每個同學提供的不同的照片,教學生分辨照片的顏色、形狀等每個不同的物件,讓原本學生認為醜的照片在實作中一步步地被改變。這個經驗讓我思考很多,因為過去在美術領域中,可能只有少數的人具備繪畫的能力,但是數位工具卻提供每個人都擁有美感的工具,正如同可能只有少數人具備畫出對稱形象的能力,數位工具卻提供輔助更多人畫出精準的對稱。如果老師只告訴學生校園到處可見抽象的三角函數,那麼學生可能無法理解,但是透過數位工具、影像處理就能呈現屋頂的角度,其實就是三角函數中的正弦(sin)、餘弦(cos);又或如透過數位工具,讓他們看到一片樹葉的對稱。因此,如果說,教育是要讓學生了解他們所生活的世界,那麼當學生無法從「感覺」出發理解生活的世界,出問題的未必是學生,或許只是因為缺乏輔助的工具。換句話說,如果學生像是無法看得很遠的眼睛,數位工具就是輔助他們的望遠鏡,幫助他們理解周遭生活環境的工具。當老師提供他們工具,讓學生更快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就可能開始去模仿,去做某個東西,甚至自主地深入與創新。

穿著粉紅色校服的女學生在課程中用平板拍攝畫面

 

一百個小時後的自主學習:目標、計畫、紀律

曾:講得很好。我們剛剛討論很多關於老師該如何幫助學生產生自我學習的方法與扮演的位置,甚至是如何透過數位工具輔助學生。換一個角度,如果是對於學生呢?比方說,我們都曾是學生,也知道學生往往有不知為何而戰的困擾,甚至是在學習上的痛苦與困境,那麼有沒有什麼學生能產生自主學習的竅門?想聽聽你的想法。

王:我會建議依照張忠謀先生說的「終身學習」三要素:學習要有目標、有計畫、有紀律,當作是理解自主學習的切入角度。雖然張忠謀先生提出成人學習的態度,但是正因為學生們是不一樣的,因此他們各自的目標、計畫、紀律也必然是不同的。我自己認為,前兩者都必須仰賴學生自己思考,而紀律的部分或許需要老師的協助,因為對於學生而言,紀律或許是最困難的部分。當一個學生,知道自己的專長、興趣喜好,選擇學習鋼琴或者學習英文,就可能產生一個目標與計畫,想要更深入的探索。另一部分,由於個人的天性不同,要從入門到專業的時間各有不同,要如何維持有效率的、有持續性的累積,便考驗學生自己的紀律。比方說,一個學生只要二十個小時就可以入門,而一百個小時就可以開始自主學習,那麼在大學一堂課三小時,上下學期各十八週共54小時的時間,就是對一個學科的了解,在這之後,學生就可以開始自主學習。

曾:剛提到學生的差異性,形成他們不同的自主學習的計畫,但關鍵還是在於自我察覺與紀律,當然也談及老師扮演的角色。另外想請問你,作為大學的教授如何看待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或者換個方式,在面試時,你會怎麼挑選學生?

王:我覺得我們過去聯考好個處是,我們只要維持一科到兩科好,就可以繼續學習下去,但是現在的學生被要求每科都要很好,所以這制度其實是過於理想,沒有一個人會是贏家,只是方便老師挑材。如此一來,在這裡面的每個人,其實都是學校制度下的產物,而學校課程的特點就是斷代史,學生只知道現有的知識,但他不知道過去的發展歷史。因此,學生在面對老師要挑學生的時候,必須要呈現什麼樣的能力?我認為學生除了感知自己、察覺自己,還包括學生願不願意從課本呈現的斷面,深入某個部分,探索其中的基礎知識,以及了解從過去的源頭如何抵達現在的斷面。對我來說,真正有創造力的部分,便是在於學生能否抓得住源頭與現在。因為如果學生可以抓得住的話,當他越是追尋,越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與不需要什麼,未來的可能性就可以在過程中投射出來,而學生本身的差異性也會顯現出來。例如,在大學甄試入學的面試中,當一個學生曾花時間專研台北的摩登建築,能說明五十年前,乃至一百年前與之間的演變,而非只是提到當前的台北101時,就比只說明想當建築師的學生,更讓人看到他真正的興趣、好奇心,以及被培養出的可能性。

曾:剛講得很精簡,卻很精準,也提到一個很有趣的概念。你說到我們現在的中學教育都是人造人,那意思就是說,老師在科目裡是讓學生侷限在課本內斷代、斷章取義的狀況,以致學生無法完全理解、無法知道過去,也不知道未來在哪。但是,或許可以從學生在基礎知識的學習中,有沒有持續追尋,有沒有提出為什麼會這樣的好奇心,以及探索力。這種好奇心、探索力,可以幫助面試考官看到學生展現的個性、內涵,或者是學生被培養出紀律、自主學習的可能,而不只是考試。

兩名男學童在自拍拼圖課程中用手機跟平板拍攝操場的畫面

 

心智圖法與合作學習

王:我曾經在小學實驗運用心智圖法(MindMapping)培養學生創造力,請學生用心智圖的方法將汽車相關的部分寫出來。心智圖最後的成果是,有些學生可能寫不出幾個,有些學生可能寫了十個、二十個。雖然這體現學生各自的「感覺」與「知覺」的差異,但是教育的目標,並不是要比出學生程度的高低,那是考試的目的,而是要讓學生完成學習。因此,我會請學生分組,再相互交換,並且請學生用不同顏色補上自己沒有想到而其他同學想到的部分。這樣一來,老師就不需要一個一個指出缺少什麼,因為學生透過與同儕間的合作式學習,就能夠掌握關於汽車的相關知識,或者達到一定的水平。在過程中,每個人都是差異的個體,具備不同的知識水平,同組學生的責任是如何幫助組員理解某個概念,老師則是補充所有同學沒有提到的部分,並且完成整個教學目標,提出統整性的東西。因此,心智圖是一種輔具工具,目的是測驗不同的認知心智狀態,而非心智的高低,合作學習則是讓學生完成整個的學習基礎。這也是另一種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透過合作式學習,有技巧與方法,讓每個人看到彼此從不同角度看到的經驗與世界。

曾:感謝今天的分享。你提醒了我一個重要的事,就是課堂上也有自主學習。課堂的合作式學習與心智圖,說明自主學習也可以在課堂上出現,不是因為分組,就沒有自主學習,而是有技巧與方法,可以看到彼此的差異,而且透過每個人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差異,就會帶進不同的東西進來。「自主學習」在鼎銘老師的談論中,起碼可以被理解成四個方向。「自」:自己內在經驗;「主」:主動性,來自紀律、出發點;學:抽象定義的框架;習:感知、操作式的理解。甚至是,學校的「學」與學生的「習」也不是一分為二,而是可以從中交叉的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