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教育的培力|

王偉華老師與曾成德老師穿西裝個人照


王偉華

現任臺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曾任東海大學博雅書院院長,推廣實踐愛的精神教育,推展學生眼界及心胸,帶領學生在各種體驗活動中,實踐博雅的教育精神。

 

曾成德

畢業於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碩士,現任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主持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科學中心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講座教授。(攝影-謝定宇)


四位學童坐在校園的木製平台用平板拍攝作品畫面

 

在制式教育中迷惘的學生們,總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老師該如何點亮學生的自我價值,觸發學生對於學習的好奇心?又該如何找到學習的成就感呢?

 

看見學生冰山底下的「價值」

曾:今天訪談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如何才是一個成功的自主學習」?在教學現場中,學生總是感覺對於學習這件事情沒有動力,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們似乎缺乏一個被「點火」的力量。王教授您在高中到大學的學校教育中,如何觸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呢?

王:討論「自主學習」,必然無法脫離「制式學習」。因為離開學校,進入社會以後的任何學習都是「自主」的,所以現在討論的自主學習,必然是在制式學習的前提之下。那麼是不是因為制式學習並不夠完善,所以才需要學生自主去學習呢?其實不論是「制式」,還是「自主」,都只是學習的一種方法而已。因此談論「自主學習」的意義,就得回歸到學習的起始點,也就是討論「為什麼要去學習?」這個問題。學習的動機是源自於對於知識的渴求,如果學生想要學習的知識無法由制式教育中獲取,那麼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這是一個學習的循環,學生透過學習得到成果,成果會促使學生繼續學習。

曾:所以學生的學習動力,並不全然來自於老師的稱讚,或是成績分數的顯現這些外在給予的「成果」。是來自於自己能夠獨立解開一條方程式,或是理解一篇文言文,這樣透過學習而自己給予自己的「滿足感」嗎?

王:沒錯,其實更精確的說,是「自我價值」感。每個人都是認為自己有價值的,否則就不會努力生活了,這個價值感,會推動自己去做認為有價值的事情,所以老師要開啟學生的「價值」開關。

曾:如果老師的肯定並不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那麼老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肯定自己,進而追求自我學習呢?

王:其實啟動這個開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幫助他人。我曾經帶著學生去幫助偏鄉的小朋友,在一段時間的相處下,小朋友對學生說「我長大以後要跟你一樣」,這讓那個平常愛翹課、成績不好的學生,驚訝這樣頹廢的自己也能成為典範,一瞬間覺得自己充滿了價值感。學生其實需要的就是「點亮」他的價值感。再以「冰山」來舉例,人們大多只看見水上的一小部分,忽略水下的十分之九。水上顯見的部分是「價格」,例如薪水數字、成績與學歷的高低,而水下的則是「價值」,他是一個人的思維模式、底層邏輯。我們必須讓學生認知到「價值」的重要性,因為「價格」是依賴「價值」支撐的。學生對自身的價值感越高,越容易追尋自己的夢想,顯現在水面上的價格自然也會隨之變大。價格的成就感會驅動學生,繼續追求自身的價值,形成正向的循環。

學生於暑期墻往位於泰緬邊界附近的蒙納教會做志工

  • 學生於暑期前往位於泰緬邊界附近的蒙納教會,進行兒少關懷的服務,也同時發掘自己對於社會的價值

四名國中學生在校園內鋪蓋土壤種植植物

  • 在執行種植的計畫中,體會著蔬菜最真實的樣貌

 

讓好奇心帶著成就前進

曾:那麼老師是不是得要理解學生的學習意願,看見學生冰山水面下的價值,擔任這個循環的「啟動」者的角色。接著組織「學習團體」,讓學生在彼此的互動中,看見彼此的價值,同時也肯定自己的價值。讓學生們在這樣的成就感中,推動自己去做更多的事情。

王:學習團體是個很好的想法,但也不必然依靠「成果」來驅動學習,也可以從學習的「原因」著手,也那就是「好奇心」。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學吉他,很多人在學生時期都渴望學吉他,但是吉他的學習曲線中的前期,有段長時間曲線扁平的枯燥期,那麼為什麼學生仍然願意去學?因為除了「學習曲線」,還有一條「好奇曲線」。高度的期盼會驅動自己做這件事,如果兩條曲線在高處相遇,就算對吉他的好奇度下降,成就感也會帶著自己繼續往前走,也就實現了自主學習。因為好奇心而學習到的知識,會比學校直接給予的份量,還要來得更多也更好。

國中學生參與腳踏車團體郊外出遊

  • 透過團體出遊,讓學生經歷不同的心境轉換。

學生們在大雅教會中背靠背圍圈做好玩團康遊戲

  • 由博雅學生組成的白日夢團隊,前往清泉崗的偏鄉教會帶領國中生進行有關科系與職業探索的課程,透過看見他人的需求,進而奉獻自己

 

創意都有著自己的失敗履歷

曾:雖然好奇心能驅使學生學習,但是在國高中的學生們,最直接的困惑都是:「我真的不知道我為何要學這些?」學生們不理解為什麼要學微積分、三角函數,他們並不認為學習這些知識,能為生活帶來什麼實質的幫助,也不覺得學習這些東西能夠創造自我的價值。比起考試與社會的期待與要求,學生們更多的是「不知為何而戰?」的疑惑。

王:其實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在於人類本來就會「思考」。若走過這些制式教育之後,再來回頭看之前學生時期的困擾,就會覺得有意義。我們並不能全盤否定制式教育,因為教育本身給予了學生思考的基礎。就如同我們不可能連英文字母都不懂,就要能夠感受莎士比亞所帶來的美。問題並不在於制式的學習,而在於強制要求學生「跟隨」制式教育設下的規則。

我們要求學生要自主學習,但又強迫他不能離開制式學科。如同我們一邊要求學生要跟隨老師制定的規則,卻又要求學生要有創意。可是「創意」本身就是跟平常的想法不一樣,當學生展現創意的時候就會打破規則,就會被制度懲罰,這樣限制學生,又要怎麼培養「自主」跟「創意」。

作為老師,我們要在年輕人犯錯的時候給他信心,而不是把他「打爆」。老師應該要放寬心態,允許學生能夠「犯錯」,讓他們有可以「嘗試」的空間。因為創意的本質就是非常規的,自然有許多錯誤機會,只因為錯誤就批評學生,那就是在扼殺學生的創意。

曾:這說得很好,我們常教育學生要在履歷上寫下「成功」的經歷與成果,但還有一種更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失敗」的履歷。教育應該培養孩子接受自己的「失敗」,因為失敗不單純只是一種結果,它更是開起下一場「挑戰」的動力。

師生都應該多一點心態上的學習,老師要能夠容許「嘗試」,而學生要能夠容許「失敗」。對失敗的接受,不僅是師生雙方在心裡素質上的培養,也更能夠在下一次的學習中有更多的彈性和動力。那麼您又是如何輔導學生學習失敗的呢?

王:我認為對失敗的學習,得讓他們經歷「痛苦」。我會告知要帶學生出去旅遊,要他們只帶輕便行李,然後在寒冷的冬天把他們帶到北海岸。他們會從一開始出遊的興奮,轉向疲憊、生氣,最後接受這一切。到了露營地點,就會要求他們要各自分開,獨自在野外獨處十個小時以上,這段時間就是他們自己與自己的對話。這趟與期待有所落差的旅程,總會讓參加的學生們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在經歷疲累後的高度沮喪,透過反思與獨處逐漸發酵,當他們再度回到學校時,這些痛苦重新產生的自我價值,成為一個生命的印記。未來再次遭遇困境時,就會回想起當年的過程,那樣的痛苦經歷會轉換成為動力,讓他們告訴自己:我可以做到的。而這個當年的生命印記,會繼續陪伴他們走過未來人生的起伏。

曾:感謝今天王教授對於「自主教育」的各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