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機廠外部導覽區域


林宜珍|前文化部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籌備小組 聘用編審


「NEXT 鐵道博物館」燈光演出

(「NEXT 鐵道博物館」燈光演出/衍序規劃設計BIAS Archtects 提供)

鐵道博物館的前世與今生

在臺北市信義區松山文創園區的北側,在陳舊的圍牆內矗立著一座座早已停用的大型廠房,多年來行經一旁的人們總驚嘆於這批工業建築的魅力,好奇著這裡的身份以及懷疑為何在土地利益高度競爭的信義區裡,能留有這個凝滯的時光寶庫。這在遊客眼中的壯闊廢墟,是臺鐵的舊松山臺北機廠,如果你有機會走近一點,可以細細觀察到塵埃下的工業時代機械美學,以及當你聆聽它八十年來的故事,或許將使你想起自己的家族記憶,以及我們共同經歷過的臺灣成長歷程。

19 世紀的世界,在資本主義和工業化推動下,人類對於明日世界的想像,充滿著高效率、標準化、理性、紀律、分工的思維,世界現代化腳步隨著火車大量應用與鐵道建設,以飛快速度鋪陳奔馳拓展了千萬里。日治時期的臺灣也於1935 年建設完成包括臺北機廠在內的大量工業建築與工業村,臺北機廠則曾是東亞最大的鐵路車輛維修工廠,肩負臺灣火車維修、組裝、保養、修理等作業,見證臺灣鐵路維修技術的發展脈絡。2012 年臺鐵搬遷,歷經長年文資保存社團與關心者推動,此處終在 2015 年全區受指定為國定古蹟,瞬間封存了曾經豐富的機械律動與汗水記憶, 2019 年再正式成立籌備處,蓄勢待發逐步轉型變身為一座國家級鐵道博物館。

 

臺鐵職工的生活遺跡

再仔細一點,還可以發現這裡有許多生活的痕跡,全盛時期近兩千位職工在此工作、生活,處處可見各工場之間競賽成果的錦旗、下班後打羽球的地面標線、遺留的卡鐘和文件與手稿文字、他們為自己搭建的小型休憩所,甚至是私密空間中張貼的「消暑」海報等等。遙想數十年來有無數臺鐵職工在此貢獻一生,也仰賴這份工作養活一家人,甚至多有家族世代在此工作者,職工文化以及多元歷史已成為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火車在臺北機廠的軌道上進進出出,牽動全臺灣的人流物流、民生經濟、城鄉發展,更乘載著共同的國民記憶。

在各界的期待下,這片寧靜的工業場域將發展為以鐵道與火車維修為主題的國家鐵道博物館,透過保存、整修、收集、研究、展示、推廣臺北機廠和全臺灣鐵道技術與歷史文化,來訴說臺灣現代化的故事,是國內首見現代性主題國家博物館。這片廠區曾是服務機械與職工的工業村,過去亦與臺北市周遭都市發展脈絡隔絕,如何解開工廠與日常之間的界線,公共化並與市民生活連結、回應周遭社區需求、歡迎並服務四面而來的各類訪客,將挑戰著規劃者的智慧。

工業文化資產具有各種有形與無形的豐富資源,極具作為教育推廣場域的潛力,邀請大家共同想像過去一直走在時代技術先端的臺北機廠,在人文社會轉型發展之下如何能擁有創新的未來,能在此體現工業之美、人文之感,並詮釋我們的歷史與共同記憶。

 

臺北機廠入口立面

(臺北機廠入口/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提供)

臺北機廠航拍機所拍攝空照圖
臺北機廠/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提供)

航拍機所拍攝臺北機廠

(臺北機廠/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提供)

組立工場的屋頂桁架

(組立工場/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提供)

組立工場相鄰工場一角

(組立工場相鄰工場一角/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提供)

原動室的照片

(原動室/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提供)

 


國家鐵道博物館的詮釋與教育

國家鐵道博物館雖仍在籌備處階段,同步推動遺址修復與博物館籌備之餘,對於教育推廣也不遺餘力。博物館以各種定期或特殊節慶方式策展、舉辦導覽,逐步建立觀眾群,並著重從既有的工業遺址空間與文物展開詮釋。

臺北機廠曾舉辦的「機械時代的失物招領」展覽,以臺北機廠作為基地,以火車機械為主題,揭露著臺灣現代性的都市物件。而「鐵博沙龍」系列講座邀請民眾與籌備處成員一起共學,累積鐵道文化和技術、博物館學、文化資產空間治理等相關領域的知識。「2019臺灣文博會」的「NEXT鐵道博物館」,則首次打開機廠西側臨松菸方向的部分圍牆,將兩個園區相連,讓市民在文博會期間,能從熱鬧的松山文創園區步行過馬路,一睹廠區內舊與新的交疊。

鐵道博物館以打開博物館的理念,開放予不同背景的文化社群,反覆地辯論著傳統與當代的內容。同時,也肩負起多元的溝通,促進人們理解臺灣的鐵道文化,並創造其當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