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張基義老師著黑色西裝面帶笑容在黑色背景拍攝個人照


張基義

  • 灣設計研究院 院長
  • 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 共同主持人

 

張基義從學成歸國,到投身教育的20多年裡,深感設計及美感教育普及化的重要,譬如建築、空間、物件不能僅有安全、實用的功能,同時應具備美感與設計理念,才能增添生活的感知方式。一路走來,他嘗試跨出設計與建築的專業領域,在同溫層外與自己不同領域的人、事物、和大對話,訴說設計的好處,以及帶來的多元面貌

 

「我很榮幸身為教育者,因為教育是最長遠、報酬率最好的投資。」張基義自豪地說道。在他的教育觀裡,設計可以生活化,也可以大眾化。除了專業課程,他從「通識教育」出發,教導非本科專業的學生,在「建築概論」的2小時課程中,帶領他們看見世界各處建築設計的奧妙,期許學生在未來也能將在各處學習、觀察的經驗攜回臺灣扎根,為臺灣大眾帶來貢獻和影響。

 

張基義也在「基本設計」的課程裡,教導學生動手體驗,提升觀察及轉化的能力。他認為「設計」有一定的次序和模式,教學需要訂定一套過程,從設計教案、動手做到評圖分享,階段性地引導學生。他通常1至2週給學生們安排一項作業,並限定一種媒材、製作方式、尺寸等,例如他會發一張A3的紙,請大家只能用割的;或他會限定三維的形式,請同學們將某一元素轉化成立體的樣態;又例如他訂定具動作性的「舞蹈」為主題,引導同學將動作的時間元素,轉化成設計形式。這些都指向「設計」需要一套共同的標準及限制,而學生在這樣的框架下練習專注力,運用有限的要素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成果。

 

基本設計課程學生作品

基本設計課程中學生提交的作品


他也提出「溝通」是設計及美感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環,每位學生不能只會表達個人的設計概念,他們必須觀察他人的作品,互相給予回饋。在討論與交流的環境下,張基義打造協作和共創的生態系統,同學們可以不斷彼此激發、合作、競爭、分享,不僅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啟發、精進感知的敏銳度;對於老師而言,教育也成為一種無限受用的雙向學習。

 

在課程尾聲,他引發學生「串聯」的能力,請同學們整理、編輯上課以來的作品與經驗,上傳至課程相關的臉書專頁與大眾分享。除了增加設計的能見度,而這些作品集也會跟著學生往下一階段的人生走,影響並串起他們一輩子的生活體驗。

無論十多年前的課堂上,或今日的演講臺前,張基義始終說著一句話,即「老師不一定只是教會你專業的東西,而是幫你打開一扇窗。」

 

基本設計課程學生從工具發想的作品基本設計課程評圖現場學生圍在作品前面觀看

 

身為一個教育者,張基義動員各個大專院校、高中、國中、國小等教育者跟著開始行動,讓全民的美學感知能力與設計能力升級。從「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可以感受他對於美感教育普及化與扎根的願景,一點一滴在教育的協作與共創下實踐。過往至今,他也參與公部門,大力協助公共建設與大眾運輸等美感設計的計畫,配合蘇花改通車的「公運美學」,以及與臺東縣政府的合作等計畫,讓美感無所不在;如今他接手台灣設計院院長,期許能帶給臺灣一個具有設計力的未來,就如同他說的,「美感教育不是教導出優秀的設計師,而是培養出有品味的國民,讓臺灣成為被欣賞的平臺」。

 

基本設計課程學生在總評時所提交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