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陸佳暉老師著黑色上衣個人照


陸佳暉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專任助理教授

對於纖維的覺知,從襁褓中的嬰兒在母親撫慰的互動中所獲得的愉悅與安全感便已經開始。當代纖維創作的媒介除了視覺形、色的符號外,許多創作從個人對纖維的「觸覺記憶」中尋找靈感,將織物視為敘事的載體,而「觸覺記憶」透過纖維與不同生命系譜的鏈結,成為一種意識形態下的集體記憶。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學生在織品展覽上展出的織品作品

 

有感於目前大多數學生對於生活中常見的纖維材質,如棉、麻或化學纖維等的辨識力非常低,對於工藝或手作的學習經驗也相對陌生。纖維工作室的基礎材質課程,計畫能夠加強培養學生對纖維的「觸覺記憶」,應用纖維技術的特徵與基礎教育的連結,讓學生能從過往的學習經驗跨度到材質的學習。首先,透過織布機的操作,將織布中的經、緯結構概念,以數理的算數習題帶入,讓同學們經由實際織布的經驗去證明「數」與構成的關係;藉由染布的手作實驗,讓手作成為一種閱讀知識的方式。經由棉布染色的過程,學生了解棉布、棉纖維、棉系植物生命成長與工藝的特徵,在羊毛染色的過程中透過毛衣、紡錘、羊毛、及牧羊人了解遊牧文化及物質文明的演繹。在染布的實作中,學生將視覺中色彩的色相、明度及彩度的應用,轉換成為在化學助劑與相對劑量比例的關注,讓原本就具有美術基礎的同學,從染色中體會了色彩不同的應對與操作方式,並同時意會天然有機與無機物之間的差異,理解天然與人造纖維材質的質地。其他的纖維技法也都能如此透過技術原理的整理與歸納找到能引起學生好奇及有趣的對話題目,如形式上與繪畫相當接近的刺繡工藝技法,透過形、色的創作,讓學生開始對針線產生興趣,有些學生也因此發現了自己除繪畫之外還有絕佳的手感穩定度;在當代藝術中的雕塑概念引入了新媒材的詮釋,也可讓學生不再以為手縫只能縫補扣子,而是能夠應用在個人創作的表現技法。

 

學生親自在梭織工作室的木作梭織機製作織品作品
梭織工作室操作
瓷漿窯燒的實驗照片
織物實驗-瓷漿窯燒
植生主題的織品在教室展示
織物實驗-植生

 

實作的過程中,同學和同學之間一直會針對「狀況」進行討論,但最終會回到個人概念的表達,在此一提,彼此分享工作心得的互動方式,也是共室工作必須養成的工作室態度。最後學生都能分享自己的實驗成果作品,而大家也會給予意見回饋。相信透過基礎材質的課程啟發,學生對於未來創作之路會更加有自信地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