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康立穎老師著灰色上衣個人照

 


康立穎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金工創意設計人才培育計畫講師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金工工作室,課程規劃以當代金工與首飾之創作與設計實踐為主,著重跨越既定功能的物件製作與概念表達,並在確立金工專業的明晰性上,尋求跨材質與跨領域連結之可能。從傳統首飾、身體物件、抽象的容器概念、非尋常比例的物件雕塑、物件與空間裝置、物件與影像、虛擬物件,乃至金工與首飾相關產品的設計與研發均在創作與實驗探討的範圍;鼓勵學生發展屬於自身未被定型化的創作與設計想像。


完整的材創系金工課程架構,包含:基礎金工、進階金工、金工工作室專題、畢業專題製作,並搭配首飾與身體物件、腊雕與金屬鑄造、琺瑯與金屬染色、容器與金屬物件、跨媒材首飾探索…等選修課程,希望從大學一至四年級培育完整的金工與首飾專業能力,而其中的基礎材質創作與進階金工課程均屬於入門的奠基課程。

 

 

金工工作室牆面掛滿金工用具

王譽霖所製作的金工作品《因為、所以,我們之間》
學生作品|王譽霖《因為、所以,我們之間》
李真所製作的金工作品《後花園》
學生作品|李真《後花園》

 

基礎材質創作課程(木質、金工、陶瓷、纖維)旨在培育學生具備材質體驗與詮釋能力,透過各工作室類師徒制的示範教學,引導學生掌握特定材質之創作與設計技術,熟悉材質表現技法的正確操作及製作程序中的核心技術。經由材質體驗與材性探索,掌握特定材質之創作與設計;透過實作讓思想概念與實踐技術相互印證、啟發。

 

以金工為例,完整課程內容包含技法、創作與體驗三大面向,透過不同專題的整合讓思想觀念匯聚於心手。技法專題著重在手、工具、材質之間的協調與駕馭關係,希望彌補普遍的高中生面對立體造形及特定材質缺乏垂直縱深的認識與經驗,藉由逐步的練習與接觸,完成手藝人的身體部署,其中包含剪影圖像、金屬質感資料庫、表面紋飾、冷接成形…等技法單元;基礎技法的演練於過程中持續驗證,最終轉向創作專題。自畫像/非肖像–胸針專題製作,透過命題延伸高中端的繪畫經驗,轉換圖像認知連結身體經驗,引導學生理解配戴物與配戴者之間的身分認同與識別關係。體驗專題則聚焦於特定技法的延伸與面對既定材質型態的解構,安排簡易的海螵蛸鑄造術,學生透過實際的熔金與金屬澆注的過程,體驗原本常溫固態的錫金屬材透過高溫熔融成液態,成為流變金屬,非特定造形物。

 

蕭旭凱所製作的作品《這段距離》
學生作品|蕭旭凱《這段距離》
許溱秦所製作的作品《靜物》
學生作品|許溱秦《靜物》
江郁航所製作的作品《不存在分之存在》
學生作品|江郁航《不存在分之存在》
林純廷所製作的作品《沿途》
學生作品|林純廷《沿途》


基礎材質創作課程的學習養成,學生從「做中學」、「學中思」的氛圍中,逐步培養材質體驗與詮釋能力,掌握特定材質之創作與表現方法,並在過程中持續深化學生對材質的身體感知,期待在未來朝向獨立藝術創作、工藝設計、多元藝術關懷與思維之路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