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造型(剩食)防潮卡

核心概念
  • 透過觀察食物形色氣味討論鮮食與剩食的色彩與樣態,讓學生能重新檢視食品保存的狀態,面對剩食時能具備基本判斷能力,並嘗試思考剩食的去路,最後乾燥剩食,部分製成色粉保存,剩餘色粉染造型水彩紙加上炒製過後的剩米,製成環保又具剩食保存概念的防潮卡。
美感知能
  • 校園環境色彩與食物色彩觀察。
  • 防潮卡色彩造型與器皿環境的聯想。
  • 練習食物色粉製造方法、防潮卡色彩配置與造型設計。
  • 思考作品的設計構成如何巧妙與設計環境相關、創意與生活用品的循環探討。

課程概述

課程的核心環保理念在於強調討論食材過度浪費有無循環再製的可能和食物保存期限在討論的問題。每年過年食物的浪費,除了從減少購買浪費外,能否從保存乾燥來了解新鮮與乾燥樣態的色彩,在色彩上具備何種的彩度與明度關係,並探討藝術生活還有食物上的循環。企圖透過乾燥食材磨碎再製成色粉,回到生活可染在厚紙上,加入炒製過的過期白米,製成防潮卡實現廢物再利用。在潮濕的季節,可以落實在生活的使用上,讓食物產生反覆再用的循環價值。

美感預期成果

  1. 理解食材保存與環境條件的關係並懂得觀察形色味覺判斷保存狀態。
  2. 食材剩食可重複運用(剩米防潮),減少碳足跡。
  3. 透過簡單設計造型防潮卡讓物品有新的使用與趣味。

教師課後省思

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問題1:
氣候溫濕度變化就是最不容易控制:今年春天潮濕,食物一下子就爛,無法放置觀察。
對策:拍照留紀錄,新鮮假水果做對照,順便談及畫畫為何少採用新鮮蔬果的原因。

問題2:
課程中原本是老師負責炒米乾燥,但因炒米需要30分鐘,擔心課堂無法掌控…..
對策:讓學生各組選派1人炒10分鐘,可觀察也能體驗米碳化的五感過程。

問題3:
紫薯用果乾機烘乾會不斷回縮,多烘幾次,硬化也不能用磨製機磨碎…紫薯是失敗的…但植物葉片的乾燥是沒有問題的。
對策:集中課程在米茶與乾燥劑的設計上,磨製顏料另外找時間再次嘗試,否則會偏離主題。

未來的教學規劃

  1. 此次課程規劃忽略一些課程,學生需要紀錄觀察消化的時間,每節課都有點太趕,若是下次規劃會抽掉顏料磨製的課,主線集中在乾燥的色彩觀察,與乾燥劑的設計,課程流程是「尼德蘭靜物畫-校園植物熨燙觀察(書籤製作)-食物觀察米色觀察(炒米茶體驗)-乾燥劑設計製作(口罩拆解/造型結合思考)-乾燥劑裝罐棚拍設計(+炒米茶試喝)-食材乾燥與循環使用討論」
  2. 食材顏料磨製課程可加入食用色彩的調製或染物的應用設計。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