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

複合媒材AI展覽

核心概念
  • 在平面轉化成立體的過程中,保有質感的轉換技術,學生需考量不同材料的觸感與視覺效果。
  • 透過ChatGPT的轉換,學生可觀察不同藝術風格對作品的影響,學習如何把視覺效果與創作理念結合。
  • 課程強調環保意識和創意再利用的概念,促使學生反思日常廢棄物的美學價值。
美感知能
  • 拼貼技術:運用廢棄物進行拼貼創作,包含剪裁、黏合和層次安排等技術,能夠增強作品的立體感和視覺趣味。
  • 色彩運用:學生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選擇和搭配顏色,增強作品的吸引力,探索色彩對情感和氛圍的影響。
  • 作品的構圖:在拼貼過程中,學生必須注意作品的整體構圖,如何在空間中分佈各元素以創造平衡和和諧。(美的形式原理)
  • 藝術風格融合:學生在選擇和融合不同藝術史風格時,探索風格的特徵與表現手法,理解風格對藝術創作的重要性。
  • 立體與平面之間的轉換:學生學習立體創作與平面藝術之間的關係,探討如何在不同媒介中表達同一主題的美感。

課程概述

本課程旨在引導學生運用廢棄物進行創意拼貼組合,製作出帶有環保意識代表自己的作品圖案。教師上課時讓學生完成AI草圖設計後,學生將利用ChatGPT線上網站,透過AI技術將簡易構圖與老師的文字指令產生平面圖像。在轉換過程中,學生將學習如何調整質感和色彩,確保最終作品仍然保有原創作的特色。此外,學生還將探索不同的藝術歷史風格,選擇適合的風格融合進AI轉化,提升他們對藝術風格的理解和運用。

接著老師讓學生收集各類廢棄材料,如紙張、塑料和布料。接著,讓學生們將AI生成的圖為草圖,用這些材料組合在一起,創造出富有立體感且代表自己的圖案,是擁有多層次質感的一件作品。

美感預期成果

環保意識的培養:在創作過程中,學生將更加認識到廢棄物的再利用價值,增強環保意識,理解可持續創作的重要性。

手做能力的提升:學生在拼貼和設計代表自己的圖案過程中,能夠提升手工藝技能,學會如何有效地使用各種材料和工具。

AI數位的使用:利用ChatGPT進行AI轉化,學生將學習數位藝術的基本概念,理解如何將立體作品轉換為平面作品,並掌握相應的操作技能。

藝術風格分析:透過AI的幫助,學生能夠探索和融合不同藝術歷史風格,提升對藝術流派的理解,增強作品的視覺表現力。

自我表達與反思:完成作品後,學生分享創作過程和成果,進行反思與討論,進一步深化對藝術創作的理解和個人表達能力。(搭配互評表)

教師課後省思

在本次課程中,學生使用釘子時普遍出現釘歪的現象,為了避免正式作品受影響,未來可先安排學生在其他木板上進行練習,以提升操作穩定度與自信心。

此外,透過 ChatGPT 生成的圖像有部分較為複雜,導致部分學生在實作立體作品時產生挫折感。建議日後在圖像設計上簡化難度,讓學生能更順利完成創作。

針對釘子深度的掌握,雖然起初學生普遍不熟悉,但透過持續練習,操作技巧明顯進步,顯示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態度。

整體而言,課程促進了學生技術與創意的結合,未來可加強操作前的示範與練習,以降低挫折並提升作品質感。

李怡萱
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