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透過實地漫遊,找尋感興趣的角落停下,我們不帶走一花一葉,只觀察光影變化,描下那片喜歡的影子,再進行觀察,似有機,似無形,像一片片心中的影子,影子是深色的,但透過布料就能轉換另一番面貌。
接著運用拼貼及縫紉技巧,與綜合課程合作,完成專屬自己的一件<新影圍裙>。
課程目標
- 學生能親身感受生活中不起眼的角落,並對周遭環境投以更熱切的關注,提升自己的生活視覺感官體驗且能透過實際操作,製作專屬圍裙,增加自身與創作的連結度。
- 透過圍裙這個物件也可以思考性別平權的意義,打破對性別與職業的刻板印象;期許這件圍裙可以在未來印製版畫的時候,給予很好的防護力和創作動力。
教師課後省思
- 老師在解說示範的增加次數,確保安全。若機具數量不夠,學生實際操作的時間宜拉長。
- 採集校園拓印的原則,避免發出太大的噪音打擾其他班上課。
- 使用熨斗、縫紉機等工具的體驗對學生來說較具危險性,教師需要將示範說明節奏放慢,並且確定每位學生都有專心聆聽,學生實際操作時也要特別留意。工作區的設置和說明要規劃清楚動線,避免碰撞產生危險。
- 當討論課題涉及性別時,老師的提問有開放性,學生較能以親身經驗回答,大部分學生會認真思考,少部分學生會有不合宜的答案會脫口而出,造成課堂的困窘,教師在提問的設計上還需要多加琢磨。
課程規劃
-
01<遇見那片影> 投影片說明
以投影片示範視角的不同便能產生不同的畫面,說明即使不起眼的配角也能成為要角。
觀看物體的時候,怎麼做可以看到不一樣的角度。
延伸討論:哪些是經常經過卻不留意的角落? -
02紋路收集活動
說明校園或社區尋訪原則,並共同討論預定路線與活動範圍。
教學者示範如何使用鉛筆拓印或描下想留下的紋路。
延伸討論:平凡無奇的校園有沒有變得不一樣? -
03紋路收集活動
校園或社區尋訪活動開始。
-
04<讓影子變色> 認識奇異襯與布料
教學者示範如何使用奇異襯與熨斗。
學生個別設計自己喜愛的圖像並剪下、熨燙。
練習使用專業縫紉機具。 -
05<新穎也新影> 製作個人圍裙
探討社會大眾對圍裙功能的看法。
學生實際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
06實際操作專業工具
教師示範如何使用縫紉機車縫自己的英文名字。
延伸討論:圍裙背後的代表意義? -
07<我的新影圍裙> 成果賞析
穿上自己的專屬圍裙拍照及分享,回憶課程中印象深刻之處以及自身帶來的改變,填寫課程回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