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花鐘(Flower Clock)不僅是有花卉圖像裝飾的時鐘,最初是由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 1707-1778)從觀察不同植物的生長時序,歸納花卉的花開時間,參照時鐘依12小時排列由中心向外輻射分布的圓盤狀,加入時間刻度及指針形成可報時的花鐘。課程將帶領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專題課程活動合力創作,發展具順序性的時鐘刻度插圖創作,結合時鐘外觀設計,再現獨具特色的現代花鐘設計,完成充滿人文關懷、生活巧思的作品。
課程目標
- 學生能靈活運用科技媒體進行創作。
- 學生能確實執行並呈現創作成果。
- 能於分組活動中自行設計、規劃藝術專題展現。
教師課後省思
- 體悟「時間」是需要時間慢慢思考與沉澱,國中階段的學生對於「時間」,其概念多從生活所見或需要教師大量的提示刺激,課程中以藝術的手段切入討論時間,從藝術作品發現不同人對時間的詮釋,相信之後學生會隨著閱歷遇見豐富而有更深的感悟。
- 本次課程創作經過多次的媒材轉換,從手繪插圖到電腦排版再到紙浮雕製作,最後組構為時鐘裝置,以上前後創作手法的不斷變換雖然製作程序繁瑣,但使學生開展不侷限於單一模式的創作步驟,滿意於最終呈現的成品。
課程規劃
-
01做時間的人
教師使用簡報與學生分享藝術家對「時間」的詮釋,以戶外裝置作品《Melting Men》及行為藝術《一年行為表演》兩件藝術作品擴展對時間概念的想像。
-
02集思廣益設定構想
生物學家林奈的花鐘設計概念與植物藝術繪畫。
教師分享紅點設計時鐘的設計目標與風格設定,接觸具獨特風格的時鐘設計作品。
課堂作業:完成時鐘刻度構想。 -
03時刻插圖創作
小組成員定義時間刻度的圖像,決定統一之畫風及手繪媒材,將圖像畫於畫本中。
-
04Canva 軟體之排版操作
手繪插圖掃描(或相機翻拍)為電子檔。
Canva線上排版軟體基本工具面板認識與快速鍵操作運用,編輯可彩色列印之A4文件檔。
卡紙彩色列印輸出,每件作品最少輸出3份。 -
05插畫繪圖浮雕化
講師入班教學紙浮雕製作步驟。
利用輸出圖及紙雕工具製作紙浮雕。 -
06鐘面排版與整合
將小組製作的時鐘各刻度圖像搭配合適的時鐘配件(時針、分針、秒針、機芯)整合為完整的時鐘作品。
作品發表會:小組分享設計作品的發想、同學給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