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李丕寧校長個人照,著紅色鏡框眼鏡


李丕寧

現職濯亞國際學院實驗教育機構校長。2014年決定回臺灣擔任濯亞國際學校的創校校長,致力於建立一間「關係有溫度、學養有深度、見解有高度、生命有寬度」的實驗學校,陪伴家長和孩子一同成長,盼望既能傳承華人優質文化,更能接軌世界創新教育,興起華人成為各行各業的領導者


老師課堂中提問,多名學生舉手發表自己的想法

 

隨著近年教育部課綱的改革,體制外的實驗教育也試圖開闢不同的實踐理念,豐富學習的路徑,使學習者能夠學習覺知自己、反思自己及實踐自己。

 

近來各國皆以OECD陳述的2030幸福學的圖像為教育改革的方向,圖像有兩個部分:三股的繩子和一個羅盤,三股的繩子敘述知識、情意、技能和後設學習;羅盤則說明預見(Anticipation)、行動(Action)、反思(Reflection) (簡稱A-A-R)的意涵,包括轉化型素養,創造新價值、負責任、面對壓力及衝突等以非認知能力支持認知能力。臺灣的108課綱素養導向的課程與教學營造學生適性學習環境,發展跨領域素養課程設計與教學,以促使教師引領有意義、有策略、能思考的教學活動,創造師生共同學習反思、分析、創新、協作和自主學習的文化,以培養學生學會如何學習,而且持續學習的成長型心態。

穿著白色長袖的學生站在自己的作品前面解說

 


百年前,杜威啟發實驗教育的藍圖,創造進步主義開放式思考的學習,以學習者為中心,讓學生有不同的學習路徑,重視學生的興趣,但是也因為過度失衡的學習者為中心,進步主義的實驗教育跌跌撞撞後,失去引領創新教育創新的地位。面對知識經濟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傳統和創新之間,過去生存成功者是最適者(the fitted),現在的成功者
是不斷反思、不斷修正者的適應者(the adaptive)。臺灣實驗教育,百發齊放之外,我們思考實驗教育是否有實踐不同的課程理念?啟發學生的興趣與天賦?培育職志心流的技能與恆毅?讓學習路徑多元化,學習面向多樣化,以致學習者能夠學習覺知自己、反思自己及實踐自己。借鏡過去進步主義實驗教育,學習科學學者提醒:「學習者為中心」需與「知識為中心」及「學習評量為中心」三環相依相扣,同時在「社會為中心」的環境氛圍裡四者互惠互連,才能達到真正學習的目的。

兩名學生站在自己畫的安妮新聞海報前面解說

 

面對世界各國及臺灣的教育改革,課程設計已不再只是注重知識的傳遞,而是提供內在知覺、情感、思考與外在環境互動的經驗及意義建構的歷程,是師生共同創造的過程。例如:藝術顏色不再是名詞,而是每一次「看見」和「發現」經驗的理解和敘事,是動詞,是旅程,如同希臘文的「課程」是「跑道上(的樣貌)」。美國教育家Eisner認為美學的培養並不僅止於藝術技術或是鑑賞力,而是在於創造力和求知的方法(The way of knowing),是一種認識論,具有覺知、鑑賞、評鑑、批判、反思、理解、行動、創新、預見,是一種經驗(experience)和實踐(praxis)的求知方式。美學課程孕育師生所建構的綜合時刻,將知識、靈性、身體結合在一起,使時間、地方和意義達成美學的調合,因此激發學生的參與,增進學習的動機,以達到學習歷程中的自發性、自覺性、自主性及啟動力與持續力,因為在學習中挖掘興趣與探索答案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心悅」與「誠服」。

學生在課程中用ipad跟道具在校園中拍照

 

美學的教育啟發教育的美學,教育哲學家Greene倡導的詩情畫意的時刻(Lyrical moment),認為教與學之間要有「空白時間」,如同站在一幅畫前,在那幅畫與欣賞者之間的空白距離,有那「交融」的時刻,是一種學習者發現自己的存有(being),這就是自主學習的喜樂,而無論是時間或距離的留白,讓人可以有思考、有想像、有安靜、和創作者不期而遇的相知,就是Serendipity in Serenity,在美中機緣巧合相遇的時刻。

濯亞實驗學校以學科內容知識和跨越領域的融合知識並行,用以探究學習的全貌;現象的問題意識、議題的解決方案,體驗真實情境學習,還原學習真相;根基於勇於作夢、勇於冒險、勇於相信、勇於貢獻的非認知能力素養目標,找尋和挖掘學習者的天賦和興趣,啟動學習者的自覺自發,師生皆學習者,一起創造學習經驗,使之意義化,讓課程成為動詞。實踐在教學上,教師提供相關議題的文本或圖像,學習者依據自己的經驗去詮釋、提問、反思、探索,再以合作學習的社會建構式學習,教師適時提供鷹架提供學生提升思考與探索方向,在互相質問中繼續反思及求證,再以口述或撰寫報告呈現學習心得,並以同儕互評方式成為再學習的跳板,彼此互搭鷹架,成為自主學習互惠的循環,這樣的教學旅途就是美感教育所倡議的想像力(imagination)和驚奇(wonder)。

三名學生併桌討論字卡內容要寫什麼

 


從探索學生的天賦開始,師生一起共同創造課程,讓學習經驗意義化,彼此在機緣中巧合交融,
達到學習者的自覺自主的學習,如同Smith認為整個社會和文化是課程、藝術、科學、數學、語言等等的整合課程,而真正的學習要導向寧靜,在寧靜中學生參與創造,如同「定、靜、安、慮、得」習得的素養,成為師生教學者和學習者的機緣交融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