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構成的練習,讓學生瞭解選擇放置的方法,能讓視覺畫面變得舒服並具有美的存在。
以「色彩」、「構成」為課程主題,透過生活餐飲甜點的美感試驗練習,讓學生關注色彩調合、色彩與構成關係。
利用校園建築的配置圖學習空間及構成的概念,使學生察覺色彩,產生描述、想像、辨識,並完成色彩感受練習。
(摘要)
藉由案例分析與走訪校園,從環境中發現構成的原理與秩序,透過單位型的排列,瞭解到生活中構成的案例。
觀察周遭環境及感知日常生活中的色彩,嘗試利用適切的媒材來美化自己的書桌,增加空間的設計感。
以幾種流行服飾穿搭與比例分析帶入課程,運用學習單及紙片,製作適合自己的理想造型穿搭。
從「色彩」構面中理解「和諧色調」與「衝突色調」,感受色彩意象,覺察校園的環境色,挑戰合宜的色彩搭配。
學生觀察飲品包裝並進行討論,利用色票找出對應的色彩,製作飲品對應色相環,進行色彩與設計的發現。
藉由讓學生設計自己夢想中的庭園,引導學生進入空間構成的藝術,設計圖完成後,則進行顏色的配置。
以植物為構成靈感,利用落葉樹枝拼湊組合,規劃紙袋外觀設計。
以「班訓」為主題,引導學生在色彩運用時需觀察整體環境中的顏色,輔以適當配色,達到和諧的視覺美感。
對觀察生活中物體美感有基本認知,能分組研討並透過實際操作結構設計,能進一步認識結構美感。
由學生觀察拍攝生活中的角落,藉著配色網站來為自己拍攝的照片製作色票,並分析色票中各色彩的關係。
由發現問題,到提出改善策略。從學生私領域開始,重新組構個人空間面貌,進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提昇教室公領域的美感為目標,重新形塑教室環境。
透過生活環境中的實例,讓學生得以慢下腳步去觀察與發現街區之美,以提升對於學校、對於社區以致對於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之認同。
以名片設計作為教學主題,並提供不同材質的名片,以期學生能以適宜的構成設計名片,並根據需求選擇紙張。
運用平板及著色軟體,讓學生學習色彩感覺與配色經驗,並應用於生活中,針對不同屬性的空間決定合宜的色彩搭配。
能透過結構基本要素之點、線、面進行嘗試與練習,再讓學生挑戰從線狀、棒狀、面狀之立體結構構成。
以澎湖建築結構引導學生利用撲克牌、長尾夾及迴紋針產生穩定的結構。再讓學生依經驗替鏤空紙盒設計出具有支撐力且有美感的補強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