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設計本教案「你被性別角色『制服』住了嗎?」而此「制服」有兩種意思:一為服裝,無論是學生就學的制服、不少行業的制服,或是社會上對於男/女的衣著觀念,皆可稱之為廣義的制服;二為動詞,即有制約、束縛的意思,即不同社會對於性別角色的期待,影響著每個人在性別社會化與發展。以此名稱貫穿本教學活動,期望學生能意識到性別角色對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影響,日後更能以多元的觀點打破性別刻板印象,讓不同性別特質的學生得到適性發展。
美感預期成果
- 能理解服裝比例和配色,並制作自己理想中的制服。
- 讓學生理解別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性別歧視,以及服裝史的發展。
- 學生能主動關懷性別平等議題,理解並尊重社會性別的獨特性與主體性。
教師課後省思
第一堂課引導學生進行社會性評判,相對困難,需要利用案例或是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才容易讓學生產生共鳴。例如,性別平權相關議題,學生可能一開始認為自己沒有性別刻板印象或是偏見,遇到課堂提問時,在回答問題時,很容易說出欠缺思考的回答,這時侯就需要及時回應,引導學生做不同角度的思考,勿直接給予否定和責備。
視覺課程一周一堂,執行一次的美感教案,從引導思考、再到執行、最後的學生分享,課堂很充實教師也能收穫很多反饋,但是,實際執行上,課堂數很多時候會因為校定課程或活動、學生自我要求程度不同,每班進度不同,有所延後甚或壓縮視覺課程其他目標的學習,這一方面是我自己需要檢討和調整課程目標和內容,才能平衡美感教學和國中視覺較學目標。
-
01能理解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性別歧視,以及服裝史的發展。
制服與性別?
1.教師提問:「從你們親朋好友的口中,『男/女生的樣子』通常有什麼標準?」
2. 教師進行民意調查:
(1). 先跟學生討論與界定,何謂「男生在學校穿的校服」、「女生在學校穿的校服」,由於部分學校校服有男女生的區別,可從此分類方式討論。
(2). 進行民調1:「如果女生穿著男生平常穿的校服,你覺得合適嗎?」
(3). 進行民調2:「如果男生穿著女生平常穿的校服,你覺得合適嗎?」
(4). 針對上述兩題,無論學生回答合適與否,開放學生說明理由。
3. 教師破題「你被性別的標準給制服住了嗎?」
4. 播放Youtube影片「【志祺七七】板橋高中的男生竟然『成裙結隊』去上課?男生穿裙子真的合適嗎?!」並提問以下問題分組回答,以檢視學生是否認真觀看影片: (1). 影片中的市議員及部分民眾,反對男裙週的理由是什麼?背後帶有什麼樣的觀念? (2). 根據板中學生會的說法,他們辦理這項活動的用意為何?
5. 從社會性別切入,以服裝當中的裙子與絲襪為例,說明社會性別在不同的時空背景皆有不同的標準。 (1). 先定義何謂「裙子」。例如:外觀上是一體成型。 (2). 再以圖片形式介紹中國古代男性長袍、部分原住民族男性傳統服飾,以及蘇格蘭、不丹等國的男性傳統服飾可以稱之為廣義的裙子。 (3). 再介紹普遍上被視為女性專屬的絲襪,早期也是歐洲男性的「潮流服飾」。 -
02能理解和欣賞服裝歷史的發展。
「制服」的歷史發展
1. 說明服裝的歷史。 服裝除了保暖,並具有實用的功能,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歷代皆有不同的服裝式樣。
(1).上古時期:古埃及、希臘、羅馬等民族將布匹纏繞或披掛在身上,並用顏色、款式來區分階級。
(2).中古至16世紀:以寬鬆的長袍為主,草原民族為了狩獵,發展出適合騎馬的褲裝。中國自唐代以後,裙子才成為婦女專用的服裝。
(3). 17世紀:在裝飾性強的巴洛克及洛可可風格影響下,服飾走向華麗、誇張的式樣。
(4). 英國蘇格蘭裙:是正式場合的服裝,也是蘇格蘭民族文化的標誌,其格子代表不同家族或貴族身份,在戰場上用以辨認敵我。
(5). 19、20世紀:工業革命及一次大戰後,女性投入職場,為了便於工作,服裝式樣再次發生改變。
(6).「制服」的發展及其意義:最初為了表示身份、階級和社會地位,現代則為彰顯其屬性,並達到易於辨識的目的。此外,「制服」也具有歸屬感、優越感,及部份權力象徵。 三、 總結活動
2. 播放Youtube影片【LuKe 聊聊服裝史】認識西方服飾相關知識。
3.播放中國歷代服飾展示
4.依據中西服裝史的介紹,導入服裝和身體的關係, 簡單向學生闡述身體比例美學的概念。 -
03能了解不同職業制服配色和比例。 認識制服的配色和比例。 能欣賞不同校園的制服設計。
1. 教師展示不同職業的制服,讓學生認識制服的配色和比例,並試著觀察該職業制服設計,是否有含有社會性刻板印象。
引導:男、女生在配色是否有不同。
2. 教師播放有關校園制服相關影片,討論制服對學生的優點和缺點,根據教師所提供的影片,分享自己喜歡的制服設計,並闡述其原因。
跟著美感去旅行|制服之美-新北高中、淡江高中、復興商工、耕莘專校500所高中職選最美制服
3.根據自己喜歡的制服,試著找出男生和女生制服的配色和比例有何不同。 -
04能通過簡易設計訓練,了解制服比例和配色。
1. 制服設計練習: 將本校制服樣式墊於透明片下描繪外型,以壓克力將自身搭配的配色著色於透明片。 引導:試著讓學生找到自己顏色的代表。
2. 制服色彩比一比:帶入相似色與對比色概念,請學生在博士膜上進行單一色彩、統一固定色塊比例上色,並將此色塊自行剪 貼成所欲裝飾的衣飾貼於壓克力片上。 -
05創作自己理想中的制服
1. 根據男生和女生的人體模型比例,進行自己理想的制服設計,需考量比例和色彩。
2. 引導學生思考制服的功能。 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添加裝飾。 -
06能說明創作理念
完成後在canva軟體內,將學生個人頭像剪入造型上,模擬自己穿上自己設計的服裝。利用padlet進行成果發表,並給予其他作品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