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從顏色代表的各式意涵切入,再帶到顏色帶給人們的情緒,課程最後使用三原色泡泡,讓學生練習混色,並且讓他們重溫兒時與家人吹泡泡的回憶。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能學習混色效果,能回憶與家人相處的愉快記憶。
教師課後省思
這次在校園中帶著學生吹泡泡,大多數的學生都能樂在其中,並且找到許多教師沒想過的新玩法。但是在戶外需要考量空氣的流動,及泡泡水顏色的濃度。如果下次要再進行類似的課程,可能會直接買市售的泡泡水再直接加進色料,可能會比這次成功。
在教室進行的部分就很順利,和教師預想的差不多,學生也能順利地觀察到混色現象,並應用在之後的課程之中。另外一個在課堂中的意外驚喜是學生把沾滿顏料的紙拿起來透光看以後,發現很像沾滿螢光色的點點,如果下次還有相關場合需要製造氣氛跟效果,這個技法可以拿來應用。
課程規劃
-
01顏色的意義
講解CMYK印刷色,講解各種顏色的意義,並請學生分享自身經驗。
-
02情緒對顏色的影響
請學生思考各種情緒產生時,對選擇顏色會不會造成不同的影響,並請學生分享自身經驗。
-
03校園吹泡泡
吹三原色泡泡重溫兒時記憶,並用紙張承接達到混色效果。
-
04回味兒時記趣
請學生分享自己兒時吹泡泡的經驗,並能帶入與家人同歡的回憶。
-
05混色練習
結合兒時經驗(寫一段文字(快樂、悲傷、生氣、害怕等等),結合兒時經驗,並使用顏色作表現(SEL情緒學習))做混色練習。
-
06發表心得感想
課程總結,請學生發表心得感想。
-
07第二次世界大戰庶民小吃中的美學
邀請神奇海獅來學校對學生演講,並手動操作如何製作庶民小吃。
鄭雅芬
新竹縣立中正國民中學 教師
梁惠晴
新竹縣立中正國民中學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