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在三民國小擔任本土語教師第二年,也持續申請執行安妮新聞計畫,在台語課堂中,老師並不以課本為主軸,而是以學校或家庭生活當中的議題當作主題,來延伸討論學習相關的台語文。比如說,學生剛剛完成游泳課程,我們就以游泳為主題,討論相關的台語字詞與說法,藉以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和台語文的連結。
如果某㇐週間剛好沒有什麼節慶或活動可以討論,這時候安妮新聞的豐富內容就派上用場了。除了讓學生摸得到紙本報紙,同時可以翻閱大版面的出版品。這個年代,許多小朋友只知道手機看新聞,已經不知道「新聞報紙」了。
這㇐次選讀了比較新的㇐期「美的多重宇宙」,內容有些「需要背景知識」,因此先排除低年級,以中高年級來實施。
值得㇐提的是,首次將安妮新聞引進社區大學台語班,也獲得熱烈回響。
課程目標
- 帶領學生紙本閱讀,離開電子形式。
- 聆聽、理解老師的台語講說。
- 能欣賞不同時代與文化背景的美感。
- 引導學生討論內容,指導學生講出台語說法。
- 運用價值澄清法討論美感與兩性平等的觀念。
- 建立健康就是美的觀念。
教師課後省思
- 延伸介紹大衛雕像、維納斯雕像,談人體比例,裸露的藝術,強調人類也是大自然的㇐份子,要以健康態度面對。這裡要隨時觀察學生的接受度,適時調整內容。 搭配的台語俗諺是:”腰束、 奶噗,尻川𠕇硞硞”,這是生命力的象徵。
- 介紹大衛鮑伊(可能是學生的阿公阿媽時代或爸媽年輕時代的流行歌手)。東部偏鄉小學生大多不能接受男性濃妝豔抹,在臉上畫上紅色大閃電。但這卻是當時美國流行音樂帶出來的舞台風格之㇐。
- 唐代仕女的雍容華貴,和今日唱跳流行歌手(如韓團)的 A4 腰,胖瘦美感不同,但強調健康就是美(有學生留意到大衛雕像和維納斯雕像都有六塊肌),鼓勵學生運動強身,照顧好自己的健康就能有美感自信。
- 和學生討論過程中,涉及兩性議題的部分斟酌調整,運用價值澄清法討論社會對於美醜感受的定義與接受度。
- 在課程操作上,小朋友的語言教學強調把握當下議題、即時互動與回饋,藉由語言情境即時增強。也就是要能把握學生有興趣的議題,乘勝追擊! 多多餵食。而,安妮新聞的豐富精緻圖像正好提供學生多元想像的起點!㇐堂台語課因此有各種可能的發展。
- 另,在信義國小的高年級二個台語班共 4 位同學也實施了相同的計畫,但呈報成果仍以三民國小為主。
- 我們首次將安妮新聞引進台東縣社區大學台語文班,因為成人的社會歷練和人生經驗多於中小學生,因此在閱讀分享上更容易激出亮點,而且全程台語表達更具挑戰性!